博罗县柏塘镇石岗村村民老刘发现,得益于最近修好的村道,来村里茶园种植基地买茶叶的客户越来越多。作为村里的贫困户,老刘通过种植有机茶,不仅能领工资还有分红,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相距100多公里的惠东县高潭革命老区,随着乡道173线的改造通车,到高潭参加红色体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游客呈井喷式增长,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一条条公路通往一个个乡镇,催生了一片片产业,带动一户户农民增收,这是我市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生动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围绕“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要求,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良性发展模式。
日前,国家交通运输部督导考评组到我市督导检查,充分肯定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管理经验,特别是对我市政府结合人大议案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如今,随着农村公路路网结构不断完善,我市公路路况水平逐年提升,农村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四好农村路”成为群众的脱贫致富路。
村民小组通水泥路列为民生实事
近年来,我市出台《惠州市新农村公路(自然村公路)路面硬化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4213公里,其中市财政补助10万元/公里、县(区)补助5万元/公里。
由于部分村民小组经济困难,我市加大市、县两级的财政投入,将补助标准提高到市补助15万元/公里、县(区)补助10万元/公里,同时先行垫付省补助未到位资金。惠阳区更是采用“区财政兜底,地方自筹资金”的方式减轻群众负担,以县交通运输部门或乡镇政府为实施主体推进工程建设。
去年,我市把“村民小组通水泥路”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进行推进,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资金6亿多元,推进1252公里通自然村(村民小组)公路路面硬化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实现“村民小组村村通水泥路”目标。
我市还积极探索投融资改革,有效解决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困难问题,推动农村公路事业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各级政府采用财政投资、BT带资、招商融资、原路变资、政府补偿引资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建、路面大中修、危桥改造、村道硬化等工程建设。以BT模式改建了X217线、X210线、X225线等一大批县道,以政府投资改建了X204线、X192线等一批县道和6000多公里通村公路,以原路变资建设了Y200、Y201等乡道。
优化农村客运线路实行公交化改造
我市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优化农村客运线路,实行公交化改造,村民出行条件不断改善。
农村道路修好了,客运班车就能开到村民家门口。“村里有了客运站,去一趟镇上就十多分钟,方便得很!”记者日前到惠阳区平潭客运站采访,当地村民张先生告诉记者,自打客运站建到家门口,坐公交车的人多了,骑摩托车的人少了,既安全又省心。
去年,我市全力推进并率先完成行政村100%通客运或公交。目前,全市已开行113条农村客运公交线路,其中城乡公交线路33条,农村客运车辆298辆、客位数10641个,建设乡镇客运站(含简易站、招呼站)53个、农村客运候车亭1313个,所有乡镇都建有客运站亭。去年,我市完成农村客运量(含公交)912万人次,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的农村客运网络,初步建成了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服务网络。
针对我市农村客源少、客流分散的特点,交通管理部门开展新增线路、既有客运公交线路延伸等多种客运方式,通过企业自主调配运力,为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发展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有效提升农村客运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路网通运输畅助推产业兴农民富
通过全面创建“四好农村路”,不仅有效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更有力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经济增长。“四好农村路”催生了一条条公路产业带,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村民致富插上了翅膀。
公路好,助力农村农民富。今年,惠阳区镇隆镇漫山遍野的荔枝,通过盘山公路及时运下山销往全国各地。惠东县修到田间地头的县道208、209线,让梁化镇的冬种马铃薯可以最快运到采购商手中。到了生蚝肥美的季节,市民可以通过县道213线到铁涌享受美味生蚝。
路网通,助涨农村旅游旺。得益于乡道173线的改造通车,去年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吸引自驾游旅客超过30万人,实现旅游产业总收入1.2亿元;良井镇矮光、时化、大白、松元、黄洞等村正在联片打造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引进5家农业龙头企业,每年能吸引游客10万多人,带动片区村民每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运输畅,助推农业产业兴。惠东县平山街道大布村和多祝镇三胜村的利农农业技术 (惠州)有限公司发展了3000亩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惠东县县道208线旁的永记生态园、博罗县湖镇镇乡道005线边上的30万亩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惠阳区平潭镇县道226线旁的万亩四季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依托农村公路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农业示范基地。
打通农村农业产业物流“最后一公里”
为顺应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各县(区)着力加强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和“多站合一”物流节点建设。
据介绍,博罗县、龙门县、惠东县与阿里巴巴电商合作,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共同打造覆盖县、镇、村三位一体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网络,吉隆汽车客运站、黄埠汽车客运站、梁化汽车客运站、白花汽车客运站等多个“多站合一”的物流节点已建成使用,打通了农村农业产业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惠阳区平潭镇、良井镇、永湖镇等6个乡镇大力提升农村公路建设水平,按照“交通运输+电商快递”“交通运输+特色产业”“交通运输+旅游休闲”等发展模式,依托交通运输的支撑,推动农村物流服务蓬勃发展。
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投入10.7亿元完成县道改造155.6公里,投入18.2亿元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4213公里,投入4.2亿元完成省级贫困村路面硬化建设1014公里,投入2800万元实施窄路基路面拓宽106.9公里,投入1.8亿元完成2041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投入1.2亿多元实施120座农村公路危旧桥梁改造,全市补助配套养护资金约9500万元。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12220公里、县道918公里、乡道6959公里、村道4343公里,其中四级以上公路达11795公里,占总里程的99.9%。
去年,惠阳区获得全国首批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荣誉称号。今年,惠东县获得全省第二批 “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荣誉称号。
建立农村公路补助标准逐年增长机制
为了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我市从人大和政府两个层面合力推动。今年1月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把《关于全面推进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议案》定为大会议案,对“四好农村路”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推进。
随后,市政府以办理人大议案为契机,成立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制定3年攻坚方案,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市地方公路管理总站负责人说,今年,我市将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畅水平,实施镇通行政村公路拓宽改造、通20户以上村民聚居地村道路面硬化建设、修复“畅返不畅”农村公路、改造农村公路危旧桥梁、乡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整治任务,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市人大代表蓝卫星等建议,省、市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投入力度。同时,应该建立农村公路补助标准逐年增长机制,提高补助标准,以适应农村公路改革发展和日益增长的管养需求,切实解决农村公路管养资金缺额问题。
市政协委员张勇辉建议,按照建设“四好农村路”的要求,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内设置专门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按照法定职责开展乡村道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运营等具体工作。同时,各县(区)和乡镇级政府应将本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行政和人员支出运行经费纳入同级政府一般财政预算,上级下达的养路费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回归养路费的使用属性,保障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正常开展。
本报记者戴 建 杨敬贺 通讯员徐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