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色村民和留守儿童担纲演绎的精彩影片《矮婆》,成功将东莞电影带入国际A类电影节,在东莞影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记者昨日从大朗镇获悉,这部由意汇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和棉花沙影视传媒(东莞)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矮婆》,继入围第8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后,日前又从200部华语新片中脱颖而出,亮相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该片角色均为清一色非专业演员,导演蒋能杰尽可能以原生态方式本色演绎,为观众讲述一段真实而耐人寻味的留守故事。目前《矮婆》正在深圳热映,预计10月将回莞在片方——“棉花沙影像工作室”所在地大朗首映。
一段留守儿童的感人故事
来自湖南乡村、三十出头的年轻导演蒋能杰,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帅哥”,皮肤黝黑、个子也不高。2009年,他在大朗成立了棉花沙影像工作室,开始创作剧本和做一些拍摄,并从这里开始他的“电影梦”。
历时5年杀青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曾先后荣获德国法兰克福影展一等奖、第三届凤凰纪录片大奖最佳长纪录片,并在全国公益展映超过500场。尽管在纪录片领域里风生水起,但《矮婆》却是蒋能杰的电影“处女作”,该片主要聚焦农村留守现状,重点讲述了主人公留守儿童蒋云洁(外号矮婆)在湖南的一个山村里与奶奶、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相依为命的感人故事。在缺少青年人的村子里,12岁的矮婆住在稍显残破的家里,除了要努力学习外还负担着繁重的家务……
“一部好的电影是要讲一个好的故事,而好的故事就是来源于现实中那些触动灵魂的题材。”蒋能杰说,影片不仅反映了乡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也展现了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瓦解的传统乡村结构,徐徐展开的情节不经意间催人深省。
村民原生态演绎真实自然
《矮婆》根据导演蒋能杰的童年往事,以及他跟拍了8年的留守儿童蒋云洁和她家庭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影片全部取景于邵阳市新宁县一渡水镇光安村,演员大都是该村村民。“矮婆”的扮演者是村里00后学生蒋云洁,也是一名被蒋能杰长期追踪的留守儿童。而“矮婆”的奶奶,则由村里75岁的残疾村民蒋重秀扮演。在现实生活中,蒋重秀身患风湿40多年,留下腿脚残疾。
演员悉数由原生态演员出演,并辅以纪实风格来拍摄,糅合了多种电影的创作与一定程度的延伸,这是蒋能杰总的定位。他表示,这一真实还原的拍摄手法,可以更好地呈现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
据悉,影片的片名以蒋云洁的外号直接命名。
《矮婆》入围国际A类电影节
值得一提的是,《矮婆》以较高的立意和艺术表现手法,得到了来自金马奖最佳剪辑获得者、最佳台湾电影工作者廖庆松,以及金马奖电影最佳配乐获得者林强等大师们的亲自操刀,从而让电影的艺术价值增辉不少。
今年4月份《矮婆》入围第8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进行首度公映,随后又入围第六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尤其让蒋能杰备感意外和惊喜的是,6月左右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办方来电,电影《矮婆》入围了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该电影节是中国第一个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全球15个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每两年一届,是国际上最高水平的电影盛会之一。
今年10月份回莞首映
“留守儿童是一个重要的需要社会关注的群体。”蒋能杰说,自己从小就是一名由奶奶一手带大的留守儿童,因此对于这个社会问题深有感触。一直以来,深怀乡土情结的蒋能杰用镜头聚焦留守儿童、抗战老兵和空巢老人等题材,其中《村小的孩子》《初三》和《加一》等纪录片均以留守儿童为题材。
“目前,《矮婆》已经在深圳上映,我们计划今年10月份回到东莞上映。”据蒋能杰透露,首映会选择公司所在地大朗,到时候期待和更多热爱电影的东莞观众可以面对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