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公园风景独好。
昔日的河滨公园大门。 (资料图片)
▲黔灵山弘福寺。 (资料图片)
花溪公园放鸽桥。 (资料图片)
市民在阿哈湖湿地公园赏菊。
登高云山森林公园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贵阳网讯 12月2日,初冬的贵阳一片晴暖,人们繁忙出游的周末早早开启。清晨8点,黔灵山公园已是游人如织。这片被誉为“黔南第一山”的公共绿地,地处城区中心,植被茂盛、物种丰富,在全国来讲,也是不多见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人居生活中最富生命力的空间组成,可以美化生态环境,舒缓生活压力。形似一块巨大海绵的黔灵山公园,每天吞吐数万都市游客,不断释放绿意和活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贵阳人逢着春游和节假日才会“逛公园”。那时的公园也屈指可数,最受欢迎的就是河滨公园、黔灵山公园和花溪公园这三家“老字号”。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数量与日俱增,贵阳的公园不仅从寥寥可数变得星罗棋布,种类也从单一的城市公园发展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体育公园、社区公园“齐头并进”。尤其是自2015年我市“千园之城”建设启动以来,公园建设的步子迈得更快。截至今年10月,全市各类公园已达1025个,贵阳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公园城市”。
贵阳的公园大多“贵在城中,美在自然”。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园拔地而起,贵阳人与大自然的“连接方式”也在发生悄然变化。如今,居民晨起锻炼、饭后闲逛,处处离不开公园。老人在公园里聊天锻炼,孩子在绿地上玩耍撒欢。如“绿色海绵”般密集的公园释放生态效应,提供休闲消遣,“住在公园里”内化为贵阳人的生活日常。
40年光阴更迭:
“三大公园”留住市民集体记忆
“以前文娱生活不丰富,公园就是贵阳人最喜欢去的休闲场所。有吃的,有看的,年轻人谈恋爱,小孩子春游秋游,家里来亲朋好友,都往公园走。”61岁的市民廖爱仙说。
廖阿姨是地道的贵阳人。从柜子里拿出珍藏多年的老相册,翻看一家人30年前在黔灵山公园的留影,她仍记得那些朴素又简单的快乐:“上世纪90年代,逢春节、国庆这种节假日,才会带女儿去公园玩。进了公园,买5毛钱的酸萝卜,嚼得嘎嘣脆,一路欢歌笑语从头走到尾,就觉得很幸福了。”
廖阿姨说,现在很多“老贵阳”家里,都少不了一张“公园照”——娃娃不是骑在黔灵山动物园的假老虎身上,就是在河滨公园和“蓝精灵”合影,或是在花溪公园的黄金大道秋游。虽然照片已泛黄,但这份集体记忆却永不褪色。
记者采访了解到,对贵阳市公园建设的开始时期,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老百姓最“流行”去的三大公园中,花溪公园于1940年落成,河滨公园建于1942年,黔灵山公园建于1957年。进入本世纪后,我市陆续投入资金人力,对老旧的公园进行硬件升级,完善其功能。2002年,我市开始对河滨公园提升改造,2003年1月1日正式免费入园,成为贵州省首家试点对外免费开发的中心城市公园。近年来,黔灵山公园的七星潭景区、动物园景区也成功“美容升级”。
“30多年前的黔灵山动物园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华南虎科研基地,常常‘人未入园,先闻虎声’,‘大老虎’可是贵阳人最大的骄傲。”58岁的贵阳市民顾先生说,那时候,一般贵阳人喜欢去黔灵山看老虎,去河滨公园划船。经济条件好点的,一趟中巴车坐去花溪公园骑马、骑单车,去平桥喝冰粉、吃洋芋粑,去黄金大道看金色的梧桐树。
“眼下,陪伴我们长大的三座公园都还在,而且大大提升了档次和规模,就像是贵阳的三张‘名片’。我们贵阳人也更会自娱自乐,三大公园里随处可见跳广场舞、打陀螺的。”顾先生说,这些年来,贵阳市公园不断增多,但老百姓对“三大公园”的喜爱依然有增无减。这不仅因为黔灵山公园、河滨公园地处城区中心,风景不同、功能互补,还因为花溪公园这颗“明珠”始终藏着贵阳人的乡愁。
市民观念升级:
从“欣赏风景”到“共建共享”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期待升级,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对城市功能需求进一步增强的直接体现。2005年起,随着杭州西溪、江苏溱湖等首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推进,一个更立体、更富功能性的公园概念——“城市湿地公园”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的贵阳,湿地、森林、山地资源丰富,是一座天然“大公园”。因为得天独厚的禀赋,2002年被授予全国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首家试点城市;2004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2007年荣膺“中国避暑之都”美誉……
“爽爽的贵阳”绿意盎然、生态优美,口碑越叫越响亮。
在接连获誉的背景下,2011年9月6日,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作为贵州省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对外开放,园区包括河流、农田、库塘等多样的湿地类型,为各种生物营造了安全的觅食、栖息、繁殖场所,同时也为开展湿地公园的科普、科研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走进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小河潺潺,林木茂盛。春夏两季,花红草绿,蛙叫虫鸣;秋冬两季,瓜熟蒂落,自有不同的自然和农耕乐趣。当湿地公园逐渐成为贵阳市民的心头好,市民对“公园”的认识也在悄然升级。
家住花溪民主路的张涛,就是深刻体会到这种“观念升级”的一位市民。
“以前逛公园,买票进门后只是欣赏风景、品尝美食。花溪湿地公园建成后,让更多贵阳人开了‘眼界’。湿地公园是一个‘生态社会’,花繁果香,莺飞草长,我开始思考人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重要性。”张涛认为,湿地公园给市民带来的不光是美丽风景,还有市民对自身与城市、乡村和谐关系的思考。
家住花溪区的江先生也道出自己的感受:“我在外地工作多年,前几年决定返乡创业,原因之一就是那份浓浓的‘乡愁’。可能很多人来到花溪湿地公园只是放松游玩,但在我眼中,公园集中了家乡的一切田野乡趣,一花一木都有‘乡愁’。”
江先生说,水泥钢筋城市再怎么摩登时尚,都抵不过家乡的一朵小花给人带来的安慰。现在,江先生每天晚饭后都会带着一家老小去湿地公园里走走逛逛。“每年夏季,很多避暑游客都来花溪买‘清凉’,这是非常明显的绿色生态良性循环的表现。我想,如果每人都少扔一个垃圾袋,减少一次驾车出行,我们就能与家乡一起共建共享美好生态。”他说。
生态效应释放:
从“家在公园旁”到“家在公园里”
随着第一个城市湿地公园落成,贵阳市加快了打造公园城市的建设步伐——
2012年3月,将原南郊公园、贵阳苗圃所一片地区整合,启动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湿地公园建设,南明区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高新区白鹭湖湿地公园、乌当区双溪湿地公园、大龙滩生态湿地公园等名列其中。
2015年起,推进“千园之城”建设。2014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全市约有365个公园存量。经过三年多建设,截至2018年10月,全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体育公园、社区公园及各种主题公园总数已达1025个。
贵阳公园数量多,在网络上“圈粉”无数。有网友算了一笔账:“就算每天逛一个公园,也要两年半才能把贵阳的公园全逛完。”
按照之前的安排,预计到2020年,贵阳将展现“千园之城”建设的整体成效,实现公园面积从2014年的6.8万亩增加至33万亩,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4年的10.95平方米提升到13平方米,实现中心城区市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从单一到多样,从量变到质变,一座座公园见证了贵阳的变迁与发展,也反映着贵阳人对“公园”的全新定义。
“现在年轻人买房子都喜欢看环境,一个楼盘周边有没有公园,社区公共绿地有多大,都是考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采访中,位于花溪区的楼盘销售代表李丽萍说,需求推动消费,如今碧桂园、恒大、万科、美的、龙湖、亨特等众多大型地产商入驻花溪区,与近年来当地注重打造生态环境、陆续建成各类公园密不可分。这些公园、景点不仅作为项目配套提升了项目品质,更成为城市一景。对业主来说,入驻这样的楼盘,实现的是从“家住公园旁”到“家在公园里”的梦想。
见微知著,从花溪区放眼贵阳市,街道上、小区旁、河道边,精心设计的公园绿地越来越多。星星点点分布的各类公园,如同一块块“绿色海绵”,形成小小的生态循环系统,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宜居程度,让贵阳更加融入自然、自然更加涵养贵阳。
记者 游红/文
图片除署名为均为记者 石照昌/摄
编辑:刘 鹏
统筹:彭钥嘉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