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槟榔树是在贴息贷款的支持下种的,对我们家来说很重要。”今年33岁的吴爱珠独自抚养3个儿女,其中一个女儿患地中海贫血,家庭经济困难。她说:“受益于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我们一家住进了新房,入股养龟合作社领了分红,我也有了稳定工作。去年,我家人均收入超7800元,已经脱贫了。”
“像吴爱珠这样靠多种收入脱贫的村民,在北大村有很多。”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派驻北大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文彤明高兴地说,北大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5户615人,贫困人口占常住人口的53.3%,是一个深度贫困村,2018年底已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北大村地处偏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集体经济薄弱,“对此,我们着力通过构建长、中、短产业格局,补齐集体经济短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文彤明说。
具体来说,北大村首先通过向省、市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全面强化党建阵地建设,全面升级村民活动场所、村卫生室和党组织办公场所等,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让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树立党支部的威信。
党支部有威信,工作好推进。北大村党支部书记吉德开说,村党支部积极配合省农业农村厅打造黑山羊养殖示范基地、百香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和槟榔黄化症的防控暨高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配合万宁市相关部门开展槟榔种植技术培训,让村民收入来源更加多样化。
“自从我丈夫去世后,家里一直缺劳动力。村干部知道我的情况,帮扶我入股了养龟合作社,一年能领5200元的分红,还安排我担任护林员,每个月有1000元工资收入。”北大村村民黄慧丽在做好护林员的巡查工作外,还在空闲时间到村里的百香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打工。她说:“现在每个月家中收入有3500多元,日子越过越好。”
北大村扶贫干部还积极引导贫困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现在已有85户农户利用撂荒地和庭院空地种植百香果,75户贫困户在房前屋后开垦了菜园种植蔬菜。”万宁市驻北大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卢传毅说,
产业多点开花,贫困村民发展的内生动力被激发。“别人都能做得好,我们家也不能落下。”北大村村民吉兴亮说,患慢性病的妻子在村里的百香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打工,他种植蔬菜出售挣钱,“去年我们家总收入超过3万元,已经摘下"穷帽"。”
据介绍,2018年北大村村民人均收入6818元,实现整村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