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红花照碧海,一团火焰出水来,珊瑚树红春常在,风波浪里把路开。”这是脍炙人口的歌剧《红珊瑚》中描绘的景象,如今正呈现在海南三亚西瑁洲岛的蔚蓝海面下。一簇簇如花似琼的珊瑚礁串联成片,鱼群畅游在五彩斑斓的珊瑚丛中。这幅美景来之不易,过去10多年里,三亚西岛海域的珊瑚礁生态得到修复并繁荣生长,如今亦成了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一块“金字招牌”。
“今年9月底,西岛珊瑚培育实验中心将投入使用,西岛海域珊瑚礁覆盖率将进一步提升,3年-5年内有望突破50%。”8月25日,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傅捷高兴地告诉记者,经过一年时间的建设,西岛珊瑚培育实验中心目前已经完成主体建设,进入常规设备采购招投标阶段,“预计再过1个月就能投入使用”。
珊瑚礁,也被称作“海底热带雨林”。珊瑚礁与海洋生物共生共存,构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物群落和生物链,一旦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便意味着海洋生物失去了“家”。
得益于新建成的珊瑚培育实验中心,珊瑚培育将从实验室走向大海,为各地提供大量的可供移植的珊瑚片段、个体(苗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珊瑚修复需求。
“造礁珊瑚好比是一个娇弱敏感的小姑娘,海水的水质、光照、水温、盐碱度等各类属性的变化均能影响其成长。”三亚珊瑚礁生态研究所所长吴川良说,为了使珊瑚生态修复达到最佳效果,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珊瑚礁生长状况、鱼类、底栖生物等海洋生物及水质进行常年监测,记录不同条件下的珊瑚生态。吴川良表示:“珊瑚培育实验中心选址在西岛,正是考虑到西岛海域的海水水质为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环境适宜珊瑚礁生存。”
西岛珊瑚培育实验中心分为实验室与培育池两个部分,其中培育池通过精心设计,按照不同珊瑚种属设置不同指标,以营造适合珊瑚生长的环境。
“单个培育池的容积为3立方米,一次培育珊瑚可达到200株以上,将首先供应实验中心的海上培育移植试验场,修复试验场中5000平方米海域的珊瑚礁生态。”吴川良说。据介绍,研究人员通常会选取20厘米以上的成熟珊瑚,截取5厘米左右的“枝丫”,在合适的人工环境下,“枝丫”会像一棵小树般“发芽”。待时机成熟后,研究人员再将新长出的珊瑚芽体剪下,种入底座,固定在人工珊瑚架上,最后放归大海,从而达到珊瑚“量产”的效果。此举可减少对野生自然珊瑚礁的依赖与破坏,实现集约、高效、增值地使用有限的珊瑚资源。
经过研究人员的调查,西岛海域附近珊瑚多以盔形珊瑚、蜂巢珊瑚等为主,鹿角珊瑚、杯形珊瑚等其他种类较少。下一步,西岛珊瑚培育实验中心将着手修复珊瑚礁的多样性,通过人工培植技术,恢复尽可能多的珊瑚品种。
为了更好地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建设数据系统,探索珊瑚人工培育技术的升级;不断强化巡护执法,在西岛海滩、礁石、山顶、房顶等场所设置6个视频监控点,与实时巡护执法相结合,打击非法破坏珊瑚生态系统的行为。
“目前保护区有101种珊瑚标本,以及248种螺类贝类标本,未来将与西岛珊瑚培育实验中心一起面向市民游客开放,让社会公众面对面接触珊瑚,共同参与珊瑚生态修复。”吴川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