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石家庄5月18日讯(张海红 记者 韩晓寒)5月15日,是全国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每天一点碘、健康多一点”。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势必会引起生育数量和生育格局的变化。按低方案测算,2017年新生儿总量为2023万人,每年出生人数在400万左右。由于受遗传、孕期感染、化学性毒物、营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智力残疾是最严重的残疾之一,我国的智力残疾患儿中,有80%是由于碘缺乏造成的。碘是人体的“智力元素”。孕妇缺碘,会造成死胎、流产、早产,甚至可能会发生胎儿生长受限和先天性畸形。孩子出生后出现智力低下,体格矮小,呆傻面容,以及瘫痪、又聋又哑等克汀病表现。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最广泛的国家,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不同程度地受碘缺乏威胁,约有7.2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分布于全国1792个县26854个乡。此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社会关注程度高,为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
人人都离不开“碘”
我们每个人喉头的前下方,有一个分为左右两叶的腺体,即为甲状腺。它和脑垂体、肾上腺等一样属于内分泌腺体。甲状腺分泌的激素称甲状腺素,它的量虽然很少,但对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必须依赖甲状腺球蛋白和碘为原料,甲状腺球蛋白由甲状腺本身合成,而碘必须依赖从食物、水等外界摄取。一旦人们从外界摄取的碘少了,甲状腺这座“加工厂”就会因为“原料”不足而导致“减产”,也就是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不够了,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进而出现碘缺乏等相关症状。
缺碘会得啥病
对于孕妇来说,缺碘易引起孕妇生殖功能不良,导致流产、早产,围产期婴儿死亡率增高,同时影响胎儿的脑发育,严重者出生后会患克汀病,表现为白痴状态、聋哑、身材矮下、肢体麻痹或瘫痪、斜视等症状;轻度缺碘表现为智力落后,智力商数可降低15个百分点;极轻度的表现身体发育障碍、骨骼发育落后,这种损害更隐蔽,不易被发现。新生儿、婴幼儿缺碘可引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对周围的人和事反应迟钝、生长发育落后,严重时可出现甲状腺肿。儿童、青少年缺碘最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同时可影响生长发育。
缺碘对成人来说,最明显的表现是甲状腺肿。严重时压迫气管、食道、周围神经,引起呼吸困难、吞咽障碍、声音嘶哑等症状。同时可能出现表情淡漠、感觉迟钝、反应缓慢、嗜睡等情况。
总之,缺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很大,尤其对智力发育的损害最为严重,可导致智力落后,甚至残疾,不仅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孕妇、哺乳妇女补碘很重要
孕妇、哺乳期妇女的碘营养除了满足自身需要以外,还需供给胎儿、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这部分人群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中,最易遭受缺碘的威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更应注意碘营养的合理补充,除了食用合格碘盐外,还应多吃些富含碘多的食品,保护胎儿、婴幼儿的脑发育。
富含碘的天然食品
海产品中的碘含量是陆地植物的几倍,甚至几十倍。通常我们吃的海带,每公斤含10毫克的碘,紫菜、贝类等含碘量也很高,是天然的补碘食品,孕妇、哺乳妇女等特需人群需要量大,可适当多补充些含碘量丰富的食品,每周吃50克,能有效补碘,但不宜经常大量食用。这样既可以不多吃盐又能补充足量的碘营养。
补碘“细水长流”很重要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物质一样要参与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作为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来维持人体神经、骨骼、大脑等各个系统生长发育及新陈代谢。碘每天都要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且不能长期储存,人体停止摄入碘,体内的碘只能维持2-3个月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天天补碘,且要适量而不能长期过量。碘长期过量同样会造成身体的伤害,引起高碘甲状腺肿、碘性甲亢、桥本甲状腺炎等疾病。
石家庄地区普遍缺碘居民应食用碘盐
2012年经市疾控中心监测,全市24个县(市)区231个乡(镇)4439个村或水厂(自备井)的5578份居民饮用水中,水碘低于10ug/L的占89.01%,说明我市外环境水碘普遍偏低,且不存在高碘地区。目前,市场上同时供应碘盐和无碘盐,市民自由选择度很大,有部分市民错误地认为我们的碘已经补多,不再需要吃碘盐了,其实不然,我市外环境碘缺乏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不会改变,机体自身又不能合成碘,必需从外环境摄取,我们每天通过食用碘盐获得的碘大约200微克,每人每天碘的安全限量为100~1000微克,因此,我们食用碘盐是安全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碘特需人群除了正常食用碘盐外,还应多食用富含碘的食品。无碘特需人群的家庭如果平时经常食用海带、紫菜,可以适当交替购买食用一点无碘盐,但如果有甲状腺疾病并医生建议不能食用碘盐的人群,一定要到超市购买无碘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