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陕西师范大学的老教授章竹君成为一名“网红”,这位即将迎来八十岁生日的老人坚持站着给本科生上基础课,时光没有磨去他的光彩,上课时依然声如洪钟、慷慨激昂。没有年龄的代沟也没有身份的差距,他执着地站着上课是对学生的尊重,与此同时,也收获到了学生们更多的尊重。
学生们的意识里,他是一个“实在太火”选不到课的老师,是一个让学生们愿意去“蹭课”的老师,是一个值得全神贯注听“选修课”的老师,“老师”这一闪耀的光环让人容易忽视科研史上的成就,作为最早在“化学发光分析”这一学术领域进行研究的奠基者,他发表了学术论文多达几百篇,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缸水,为了做好教师这个职业,章老师在背后付出了太多。网络上很多人吐槽上了大学以后听不懂老师的“普通话”,章老师的学生就不会有这样的负担,他自己不断改正自己的四川口音,为了讲课听起来效果更好还练习了美声;为了让学生能听得进去,他甚至能用网络段子去讲解学术问题,像一件历久弥新的瓷器,既有文化的积淀,又有新文化的浸染。
如果把人生当成一趟旅行,那么大学就是闪亮的指路明灯,大学教师能在神圣的殿堂里安心地做科学研究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件幸事,若是选择为了中饱私囊的经费而不择手段去占用科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消耗着更加珍贵的成本,呈现出并不实用的“面子工程”,或是为了得到少部分人的信任而放弃了自己的自尊,不再坚持正确的方向,都是可怕的。写论文不是为了科学研究而是为了职称,为谋求位置的上升而把学术当成垫脚石,便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也是对真心研究的人的一种伤害。在当今被浮躁心态所侵蚀的教育系统中,章老师“学生的事情比天大”这一思想变得难能可贵。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章老师给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内心的富足。他不忍学生课业辛苦,放假一天自费带学生们去野餐放松,还会请学生到家里,做一桌丰盛的菜给大家吃,帮助学生,他从来都不遗余力。
“这一辈子就爱两件事,安静地教好自己的学生,做好自己的研究”,师德之大,他当得起学生这一声“先生”。(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