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5年累计减贫500多万人。(5月18日《河北日报》)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2012年12月29日、30日,总书记到阜平视察时给乡亲们鼓劲的这句话,如今是河北许多贫困村最醒目的标语。五年来,河北人民带着总书记的深情嘱托,众志成城、砥砺进取打响脱贫攻坚战,5年累计500万人口脱贫出列,摘掉的“500万顶穷帽子”,见证了河北人民脱贫攻坚的华彩乐章。
精准扶贫,凸显“绣花”真功夫。“绣花”是一门讲求耐心和专注力的技术,一要准,二要细,三要坚持不懈。脱贫攻坚与“绣花功夫”如出一辙。河北人民依山靠山,依水靠水,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独特优势,科学部署,精准施策,实现精准脱贫。比如,河北涞水盯准其特殊地质造就的独一无二的自然山水景观,务实发展,精雕细琢,大力推进旅游扶贫项目,5年时间全县80%的困难群众已经实现了整体脱贫。“我在小镇等着你”,河北邯郸寿东村聚焦传统粮画手工特色,精心雕琢的“粮画小镇”成功入选“2015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成为脱贫攻坚的成功典范。
齐步攻坚,凸显脱贫凝聚力。2016年,河北省有1000家民营企业与1020个贫困村开展村企共建,共投入1.1亿元,吸纳贫困人口就业5532人。2万余名驻村干部,奔赴贫困乡村定点帮扶,不脱贫不脱钩。5年来,贫困群众不等不靠,建蔬菜大棚、搞乡村旅游、发展光伏发电,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摘下“穷帽子”,全力奔小康,这些成果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河北已经上至干部,下至百姓,并联合企业,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众志成城、同心协力共同打响了扶贫脱贫攻坚战。
授之以渔,凸显扶贫造血功能。常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攻坚亦如此。脱贫攻坚不能单靠“扶”,“扶”只是相当于解决一时饥渴的“鱼”,而要彻底脱贫填饱肚子,就要学会“钓鱼”的本领,实现自我造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下达河北省财政扶贫资金84.48亿元,省本级安排扶贫资金79.15亿元。这些资金只是河北扶贫的“鱼”,有了“鱼”之后,河北更注重大力提升扶贫造血功能。
今年河北省重点建立贫困户参与机制和受益机制,强化组织动员和技能培训,让贫困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比如被称为“大棚里的玉兰花”的邢台大学生村官徐培培利用自己所学专长,教会村民发展蔬菜大棚,实践产业扶贫、科技富民。有了造血功能,必能推进长远发展。
勇攀高峰,始见风光无限。砥砺奋进,成就五年华彩。五年的奋斗,五年的拼搏,绘就了河北500万人口成功“摘穷帽”的华彩篇章。全力奔小康,一个不能少,河北将继续拼搏在路上。(吕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