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辉
近期,中央纪委全面启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其中包括调查研究搞形式、走过场、不深入的问题。“新华视点”记者采访发现,少数干部调研只是到基层“打卡”完成任务,有的先出报告再下基层找例证,还有的甚至打着调研的旗号进行旅游。(据新华社11月13日报道)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都离不开深入基层、深入现场调查研究。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制定政策措施才能有的放矢,抓工作才能真正见到实效。
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关键是抓好贯彻落实。所以,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并要求党员干部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必修课。进入新时代,面对艰巨的任务和各种困难、挑战,只有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现实问题,紧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找准矛盾的关键、问题的根源,把握抓落实的切入点、解难题的着力点,才能保证决策、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才能保证党的各项工作部署得到全面、高效贯彻落实。
然而,在个别党员干部那里,这项基本功、必修课却成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下的“悬浮术”。他们有的习惯于一路跟着“脚本”调研,走既定路线、看示范样板、听标准汇报;有的“嫌贫爱富”,只愿意到光鲜亮丽的“前庭”,不愿意看问题和矛盾集中的“后院”;有的为了“完成”任务,大搞“打卡”式调研,蜻蜓点水般转一转、听一听,既不“调”更不“研”……这些“悬浮”于基层和实践的调研,能从实践中“打捞”出什么问题?又能想出什么有的放矢的对策?对落实中央一系列工作部署又有什么实际效用?
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的“悬浮”式调研,危害甚大。压根没有调研的决策,会因“闭门造车”而在实践中“出不合辙”,而“悬浮”式调研的危害则更有过之——“出不合辙”之外,还加大了基层的负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引起群众反感,损害干部队伍形象。对此,必须加以警惕,并采取各种措施严加防范和治理,特别是对那些在调研中大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的党员干部,更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各级领导干部在调研工作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2003年,习近平同志在《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一文中提出了做好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牢记这“深、实、细、准、效”的“五字诀”,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学好调查研究必修课,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