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区域合作渐成趋势的当下,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该如何携手发力,打造全国中心城市合作典范?
昨天在汉举行的第五届会商会上,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殷美根分别作研讨发言,共商新常态下合作发展行动路径。
规划一张图 行动一个调
殷美根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确保“规划一张图,行动一个调”。
他表示,对重点规划和专项规划,各兄弟城市可充分讨论、协商甚至争论,但一经确定,就应不折不扣地执行。
易炼红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国家战略,四省会城市合作承担国家使命,必须把各自的“一亩三分地”,转变为协同发展的广阔新天地。
为此,他建议进一步细化抓落实的“施工图”,步步跟进,久久为功,全力推进合作行动计划落小落细。
创新协调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产业创新协调发展,是四市最为关心的话题。
陈一新认为,产业创新,是推动经济一体化的根本着力点。四市拥有三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大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应用好用足用活这些独特资源优势,致力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协调发展。
他建议,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磁浮交通、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创新领域,打破行政区域壁垒,组建跨区域产学研创新联盟,力争在未来产业领域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对此,宋国权建议,发挥武汉全国产业创新中心、湖南湘江新区、江西赣江新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资源优势,加强区域间的产业规划和协调,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保护长江 共同擦亮生态牌
滨江拥湖、得水独优,是四个省会城市共同的资源禀赋。面对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新要求,四市领导均表示,携手合作,共筑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屏障。
陈一新认为,四市要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在防洪排涝、黑臭水体治理、供水保障、水环境修复等方面协同攻关,共同加强流域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治理。
同时,共同推进长江中游重点产业控碳体系建设,构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探索建立区域排污权交易市场,发展绿色金融。联合举办全球大湖城市论坛、长江治理保护高峰论坛等,共同擦亮生态牌。
多算民生账 少算经济账
“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多算民生账,少算经济账。”殷美根认为,应充分理解国家实施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的意义,从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高度看待合作。
为此,他建议,推动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的“零障碍”对接,加快建立健全四省会城市社会保障一体化合作机制,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宋国权在发言中表示,应进一步清除妨碍要素资源流动的政策关卡、体制障碍和市场壁垒,推进工商、质检、金融、信用、涉外服务等领域的互通互认,扩大互惠共享新领域,增进人民群众幸福感。(记者 谢慧敏 胡弦)
(责任编辑:陈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