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4月14日电(李伟、陈华文)作为不完全燃烧产生的颗粒态物质,黑碳气溶胶被认为是大气污染的“黑色幽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研人员近日揭示了冬季重污染期间黑碳气溶胶在跨我国南北区域传输转化过程中浓度、来源和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的机理。
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环境学院孔少飞教授团队日前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大气化学与物理》杂志,刊发了这一研究成果。孔少飞介绍, 2018年1月我国大江南空气重污染期间,研究团队通过在红安、漯河、随县、武汉和襄阳等点位,同步在线观测黑碳气溶胶浓度,采用气团轨迹模拟方法追踪其在空中的运动“踪迹”。
黑碳气溶胶对光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在全球会造成增温效应。区域尺度上,黑碳气溶胶的加热效应会抑制边界层的发展,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剧空气污染。在此之前,黑碳气溶胶在我国南北区域间相互传输影响如何,一直处于科学探索之中。
最新研究表明,在污染较重的空气中,南方城市点位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黑碳比例会降低;而北方和郊区点位,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黑碳比例呈上升趋势。城市和郊区,南方和北方的差异,为区域性灰霾期间各地制定精细的污染减排管控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了解,该研究对于理解黑碳气溶胶在关键传输节点上,尤其是农村和郊区理化和光学性质及在传输过程中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黑碳对区域空气质量影响模拟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