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大江大河大征途”手记㉕: 三峡移民第一村:绝不把污水排进长江

时间:2020-12-22

长江日报-长江网12月22日宜昌讯(特派记者柯立)满山梯田状的茶园,环绕着白墙黛瓦的村舍,村头到村尾处处飘扬着五星红旗,山脚下是奔流不息的长江,不远处是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近日随“大江大河大征途”考察团走进湖北宜昌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它位于三峡大坝左岸,离坛子岭景区仅1公里,被誉为“坝头库首第一村”。

许家冲村三峡坝头库首“移民第一村”。特派记者范芃 摄

27年前,因修建三峡大坝,太平溪镇原来的覃家沱、西湾村等四个村合并,1000多位村民搬到了大坝左岸山坡上,建立新家园——许家冲村。

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崇军像导游一样斜背着便携式扩音器,带着记者把整个村子细致地走了一遍,对于村里的亮点和环保细节,他如数家珍,经常来几句顺口溜。看到路边有人乱丢的一次性纸杯,他连忙捡起来,扔到附近的垃圾桶里。

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崇军介绍许家冲村的三峡移民故事。特派记者柯立 摄

“我们村就在坝头,扛着‘一江清水出三峡’的使命。为了不污染母亲河,大家想了很多妙招”,朱崇军带记者参观了村里的垃圾分类设施,其中红色的有害垃圾收集箱,对于过期药品、电子垃圾、环形灯管和灯泡、化妆品、杀虫剂等都要求分类投放。

村里的有害垃圾收集箱。特派记者范芃 摄

“包装泡沫风一吹到处跑,飘到长江很难清理,我们在村民服务中心旁边专门设了一个回收点,大家可以用泡沫塑料来换积分,攒够一定积分,就能兑换肥皂、洗衣粉等相应的小礼品……”

太平溪污水处理厂,就位于许家冲村。站在村里的观景平台上,俯瞰污水处理厂运转,感觉其体量还真不小。据介绍,该厂总投资2802万元,设计日处理污水可达1.1万吨,工程于2005年完工,2017年又投资570万元实施二次处理工程,污水排放标准由一级B标准提标升级到一级A标准。

位于许家冲村内的太平溪镇污水处理厂。特派记者范芃 摄

朱崇军说:2019年4月,为落实“共抓长江大保护”的要求,长江三峡集团承担该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工作及相关费用,去年处理污水约69万吨,“整个太平溪镇产生的污水,都必须经过这里净化达到一级A标准,才能排进长江。绝不允许未经处理的生活废水,污染我们的母亲河。”

不过,他最得意的还是村里的洗衣池,“2018年总书记曾经来到我们村,站在洗衣池边问候村民,还接过洗衣槌捶打衣服。”

洗衣池包括18个洗衣位和2公里外一个50立方米的蓄水池,通过管道将山泉水流引到洗衣池。“峡江一带居民有到长江边洗衣的传统,洗衣池用水是免费的,还为村民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场所,洗衣后的污水排放到污水管网后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村民们在洗衣池用山泉水环保洗衣,坚持使用无磷洗衣粉。特派记者范芃 摄

建成7年来,洗衣池已为全村节水25万吨,也为村民至少省下了40万元的水费,小小的洗衣池背后,是长江大保护的理念在这个三峡移民新村的落地生根。

走在许家冲宽敞整洁的街道上,绿树成荫,村头的移民公园里冬日仍然花木繁茂、郁郁葱葱,全村的森林覆盖率超过85%;村里家家都有三四层的小洋楼,白墙灰瓦统一风格,有些墙上点缀着彩绘图案……

看着眼前这一切,很难想象26年前他们刚搬来时的情景:“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大家都挤在窝棚里,连个厕所都没有”。

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民俗经营很红火,茶叶、手工绣品、民宿旅游、电商体验等多业并举、融合发展,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村里经常组织各类技能培训,一批又一批村民成为车工、焊工、钳工和厨师……

村民们的特色手工艺品通过电商品牌非常畅销。特派记者柯立摄

三峡移民谢蓉打造的艾草主题特色民宿。特派记者柯立摄

站在村头的移民公园入口处,记者看到四根立柱上刻着八个大字“奉献、自强、感恩、阳光”。朱崇军说:秉承这八字移民精神,许家冲人的创造力,在移民后的新时代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移民第一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村、绿色宜居示范村。

【编辑:朱晨颖】


(作者:柯立 范芃)

  • 上一篇:婚姻家庭问题应当慎言“创新” | 长江评论
  • 下一篇:建设12分钟文体圈,擦亮“知音号”“长江灯光秀”特色亮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