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I指数是国际上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走向的先行指数。
7月3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2018年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制造业PMI为51.2%,背后有着怎样的含义?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对此给出解读。
“7月份,制造业PMI为51.2%,虽环比回落0.3个百分点,但连续5个月位于51.0%以上,制造业持续处在相对稳定的景气区间。”赵庆河在分析中表示,制造业大多数行业保持扩张。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14个行业的PMI位于扩张区间,其中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PMI均位于53.0%及以上的较高运行区间,实现较快增长。供需继续增长,增速有所放缓。本月受不利天气影响较大,局部地区一些工矿企业停产,同时部分企业集中进入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期,生产活动和市场需求总体有所放缓。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3.0%和52.3%,低于上月0.6和0.9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同时,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消费品制造业加快扩张。消费品制造业PMI为52.4%,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总体1.2个百分点。从行业大类看,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行业PMI持续位于53.0%及以上,保持了较快扩张。另外,价格涨幅回落,部分企业成本上涨压力有所减轻。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为54.3%和50.5%,分别低于上月3.4和2.8个百分点,连续上升后出现回落。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两个价格指数均出现明显下行。最后是汇率波动加大,进出口指数回落。调查结果显示,本月反映人民币汇率波动对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的企业比重环比上升3.1个百分点。受近期国际贸易摩擦升温等影响,部分企业出口订单和原材料进口有所回落,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9.8%和49.6%,均位于临界点以下。
根据调查结果,赵庆河认为,企业资金及用工紧张情况有所缓解。本月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为39.9%,连续4个月上升后本月有所回落。同时,反映劳动力成本高和劳动力供应不足的企业比重为38.7%和15.6%,分别比上月下降1.0和1.4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2.4%,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9%和49.3%,虽位于临界点以下,但仍高于上年同期0.3和0.4个百分点。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栾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