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配合执法。
昨天,一辆牌照为豫PB2069的大巴车行驶在中央路上,运政执法车突然从旁边岔路上驶出,将该车逼停。原来,在距离该车600多米的天空中,有双“鹰眼”一直跟踪着它——这也是南京公路运输管理处执法人员首次使用无人机对窗口地区进行监控取证。
汽车站、火车站向来是各种违规运营车辆出没的多发地,熟悉运政执法的市民知道,通常情况下,除了少部分特殊渠道能提前掌握信息,大多数违法事实都需要靠执法队员开车上路巡查,并根据经验才能查获。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少违规运营的企业和大巴司机通过网上联系,避开执法点,利用小型车辆事先免费接驳,然后统一带往集中乘车地……这些新的违法行为不仅隐蔽,而且不容易抓到现场的违法事实。
“执法车辆就那么多,时间一长,不少车牌都会被盯上,只要一出门就会被通风报信,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外借车辆配合执法。”南京运政稽查执法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规范市场,有效打击包括黑车、旅游大巴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长期以来都是靠执法人员起早床、拼人力解决,效果虽然不错,但劳动强度大、危险性也高。所以这才有了利用无人机可长时间悬停,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监控取证的新执法方式。
昨天,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通过无人机航拍取证,仅在中央门地区,运政稽查执法队员就查获4起大客车违法运营。利用无人机,不仅可以从高空角度俯拍,使执法不受空间与地形制约,也可以进入执法人员较难触及的隐蔽区域,不受干扰地了解真实情况,获取第一手信息,从而完善“重点区域重点巡查,高机动布控”的监管流程。
通讯员 曹洋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 陈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