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政策e解读
在2016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目前距离兑现承诺还剩7个月时间,江苏将如何攻坚克难、践行“基本解决执行难”承诺?已采取哪些改革举措来有效破解“执行难”?
由省委改革办与省广播电视总台合作推出的大型政策解读节目《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7月24日晚在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出第四集《亮剑治“老赖” 破解“执行难”》,现将江苏为破解“执行难”所采取的改革举措进行归纳总结,以飨读者。
多部门协作联动,合力破解执行难
【江苏省依法治省办副主任 沈国新】 破解“执行难”事关公平正义的实现,也是我们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执行难”主要难在相关部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形不成合力。今年6月份省委政法委牵头,建立17个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成员除了公安、法院,还包括银行、国土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的目的,就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法院执行工作,合力推动解决法院在执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网络查控:
将“老赖”财产“一网打尽”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褚红军】 人难找、财产难寻、协助单位难求、变现难,曾是困扰法院执行的四大难题。从2016年以来,法院进行执行模式的改革,借助网络查控系统,高效查找被执行人财产。比如银行存款,之前要登门临柜查,现在鼠标一点,就可以把被执行人的存款、土地、房产、证券等财产“一网打尽”。
公安助力:
“找人查车” “老赖”无处遁形
【江苏省公安厅指挥中心政委 赵明】 借助公安警务大数据,“找人难”正得到破解。比如,连云港市赣榆区警方利用“天眼”监控,发现一名已潜藏5年之久的“老赖”。目前,江苏警方和江苏高院正在研究推进更进一步的查询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以期实现民警在公安检查站、火车站、长途客车站,以及在车辆年检、过户、交通事故处理等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被执行人及其车辆,并及时通知法院。
网格员:
协助执行的“千里眼”“顺风耳”
【江苏省依法治省办副主任 沈国新】 破解法院“执行难”,需要社会综合治理。目前,江苏把执行工作纳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在社区培养网格员,协助法院搞执行。网格员可能是被执行人的邻居,也可能与之同住一个村、一幢楼,跟被执行人脸熟,是执行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网格员能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信息,或做被执行人思想工作,目前南京市江宁区、淮安市洪泽区都在开展试点。
执行悬赏,提供线索有奖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 刁海峰】 申请执行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发布悬赏公告,动员社会力量查找被执行人财产。江苏各法院通过官方微信等渠道公布执行悬赏公告。有关人员提供人民法院尚未掌握的财产线索,使申请发布悬赏公告的申请执行人债权得以全部或部分实现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悬赏公告发放悬赏金。奖励数额由申请执行人按照其主观意愿确定,没有统一标准。目前,全省三级法院通过执行悬赏已支付悬赏金101万元。
网络司法拍卖:法院当起“店小二”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褚红军】 从2014年起,江苏法院利用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进行财产变现。目前,全省123家法院全部当起“店小二”,替当事人卖东西,金龙鱼、生猪、梅花鹿、波音747飞机……几乎什么东西都能卖。网络拍卖打破了时空限制,大大提高了拍卖的成交率和溢价率。比如苏州绣园2016年8月进行网络司法拍卖,起拍价是2900万元,经过309轮竞价,最后成交价是6500多万元,大大超出当事人以及法院的预期。同时,网络司法拍卖全程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避免了暗箱操作。
协同执行:攻坚敢啃“硬骨头”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褚红军】 对于“长期未结案件”“受到严重非法干预的案件”“受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案件”等9类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省法院、市法院可以统一调度使用省内、市内辖区法院执行力量,协同、帮助下级法院实施强制执行。
“执行不能”案件:
“入库”管理且可恢复执行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 刁海峰】 对于穷尽一切手段、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也就是“执行不能”案件,集中纳入全省统一管理数据库。由执行法官设置1个月、3个月或半年查询期,定期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自动查询,一旦发现被执行人财产,将恢复执行。也就是说,执行工作“一直在路上”。
执行救助制度:
为特困申请执行人托底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 刁海峰】 如果被执行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因此生活困难,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救助。案件类型主要为: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案件的被执行人没有或者暂时没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追讨劳动报酬、抚恤金、医疗费用等案件的被执行人没有或者暂时没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产品质量事故以及其他造成人身伤害的民事侵权案件的被执行人没有或者暂时没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被执行人没有或者暂时没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
【江苏省依法治省办副主任 沈国新】 江苏2016年执行救助1471件,使用救助资金5210万元;2017年执行救助2965件,比2016年翻了一倍,救助资金是5190万元,其中629件执行案件执行标的物价值在2万元以下。
68项信用惩戒,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江苏省信息中心副主任、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 张志飞】 江苏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联合惩戒力度,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的实施意见》,参加部门有55个,涉及惩戒措施有68项,涉及领域有30多个,主要在公司设立、招投标、贷款、担任高管、子女入学、高消费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限制,实施信用惩戒。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褚红军】 自2013年10月1日至今年6月底,江苏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19.58万例,27.2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全媒体直播“抓老赖”:失信必被曝光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 刁海峰】 7月10日下午2点到晚上12点,全国最大规模的“抓老赖”行动在南京展开,包括江苏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在内的全国60多家媒体进行10小时不间断全媒体直播。这次行动执行完毕案件49件,达成和解协议案件11件,执行到位金额345万多元。更重要的是,有6名被执行人看到当天全媒体直播后主动到法院履行280多万元的义务。
全程留痕接受监督,规范执行权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褚红军】 对法院执行权的行使,从内、外两方面进行监督。从内部讲,一是法院全部实行网络平台办案,把所有案件按照37个流程节点全程留痕,规范办案;二是把一人包案到底的执行模式,改成执行指挥中心与执行实施团队相互配合的执行模式。从外部讲,法院接受人大、检察机关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基本解决执行难,人人都是受益者
【江苏省委党校法政部主任 陈蔚】江苏把信息查控系统和老百姓汪洋大海中找人查物的办法严密结合起来,织就一张破解“执行难”的大网。另外,省委政法委相当于“司令部”,法院相当于“主攻手”,公安相当于“天眼”,信息部门相当于“如来佛的掌心”,而惩戒机制相当于执行的“牙齿”,它们又形成一个协同机构来有效破解“执行难”。江苏的做法非常好,让我们每个人看到江苏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所做的努力以及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信心。破解“执行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希望今后更加做实做好,真正为我们法治江苏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为我们江苏老百姓带来更多福祉。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黄金时间》栏目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