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6月27日,南京举办第二届“小企业大未来”中小微企业日主题论坛活动。会场内外,如何有的放矢提升服务,推动中小企业“加速跑”成为热议话题。
当天,会场被挤得满满当当。主办方告诉记者,原计划300人的论坛最后有400多个企业报名,中小企业对惠企政策的期待由此可见一斑。
让政策“阳光”普照更多企业
中小企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截至去年底,南京共有中小企业58.47万家,纳税额2000亿元,占全市企业纳税总额的近4/5;规上中小工业企业2268家,实现总产值5139.77亿元,总产值占全市规上企业的43.4%。南京市中小企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服务中小企业,首先要加大普惠力度,让更多企业享受国家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
南京银行推出小微企业专属产品“鑫联税”,让诚信纳税的小企业能享受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南京银行城北中心支行行长林兵介绍,该行逐步提升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比例。南京市财政局企业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为活用“金融杠杆”,助力中小企业翻越“融资高山”,该市逐年筹资建立12.6亿元的政银合作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银行信贷资金投向中小微企业。截至去年底,15家合作银行累计贷款金额862.28亿元,撬动合作银行向中小微企业贷款4.57万笔,惠及中小微企业2.31万户,资金池加权平均放大近20倍。
普惠,还应体现在对中小企业财税支持上。今年,南京设立10亿元企业技术装备投入普惠性奖补资金,专项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在技术改造、设备提档升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升级等方面,累计年度最高可获800万元奖补资金。
给予中小微企业6%-10%投标价格折扣、2%联合体投标价格折扣,鼓励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投标,将政府采购中小微企业产品的比例由30%提高到40%……去年,南京市政府年度采购项目402亿元,其中中小企业所获金额324亿元,小微企业所获金额95亿元,通过采购等多种形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不让惠企政策“关抽屉”
南京泰晟科技是一家开发汽车电子智能监控产品的公司。该公司第10代报警产品图纸泄露,需做两个相关知识产权鉴定,前后拖延1年多,迟迟无法立案。就在今年,通过南京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处的协调,市区两级警力现场办公,不到半个月就成功立案。
“我们按照‘一企一策’原则,组织各区建立‘企业问题清单’‘政府服务清单’两张清单,企业待解决的问题可报街道,一周内无法解决上报区里,两周内无法解决报市局进一步商讨。” 南京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处处长叶德华介绍,目前上报的134个问题,已解决97个。
惠企政策越来越多,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第一时间了解。领跑者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峰身兼江苏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经常有企业询问他惠企政策的问题。在他看来,好政策不能“关抽屉”,让更多小微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必须打破“玻璃门”。
“针对解决政策找不到、读不懂、不会用问题,我们连续4年编印惠企政策要点解读手册,年均发放1万册左右。”南京市企业服务中心丁波介绍,南京软件园里有一家新成立的“园区工作站”,工作站会将手册发放到企业手中,并进行讲解。“园区工作站”的设立,就是为疏通市-园区-企业间的服务落地渠道,解决市级组织活动难、园区提供服务难和企业需求解决难的“三难”问题。
机械式落实、选择性落实、打折扣落实同样需避免。南京江北汽车产业园9家4S汽车维修店实施烤漆房改造,但因由浦口区调划到江北新区,至今仍有7家企业未享受补助费用……6月22日,南京市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首次对19个涉企政策落实不到位负面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未来还将形成长效机制。
搭平台让“小块头”变“小巨人”
位于南京的江苏迈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前不久刚入选全国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今这家产能1万吨的化工企业,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食品添加剂BHT企业。“创业20年,没有政府和各类平台的扶持,难以走到今天。”董事长陈福新坦言。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着力平台的打造,让更多“小块头”变“小巨人”。以南京为例,3月,原南京市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和南京市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整建制并入南京市企业服务中心,组建新的南京市企业服务中心。该中心牵头组建市企业服务联盟,与各类园区合作打造园区工作站,建设并运营“智慧南京企业服务”线上平台,多措并举进行精准服务。
“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还应发挥大企业的引领作用。”省工信厅中小企业局局长韩立春刚刚从广东调研回来,他说,在珠海一家“中”字头园区培育出6家上市公司以及几百家中小企业。尽管我省也有像五星控股这样的企业,孵化出汇通达、孩子王、好想家3家企业,但这样的企业还是太少了,“培育小微企业,就是在培育未来的大企业”。
本报记者 付 奇
本报实习生 颜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