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医改提出的“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实行分级诊疗,让更多的群众在基层看病、看好病,提高百姓就医获得感。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人才。而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引人难、留人难、用人难”等困惑,溧阳市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给出了解决基层卫生人才难题的溧阳“答案”。
溧阳市卫健局主任陈志豪介绍,长期以来由于医疗配置不均衡,很多医学毕业生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村卫生室岗位更是少人问津。乡镇卫生院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时,出现有编制但无人报考的现象,麻醉、影像等专业尤其明显,导致了基层人才紧缺的局面。
一方面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小医院却门可罗雀,这个困境如何破解?由溧阳市卫健局牵头,联合市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两个文件,引导人才向越偏远、条件越艰苦的地方工作,收入就越高。比如,根据乡镇距离主城区远近,将各乡镇分成一、二、三、四类,离城区最近的乡镇为一类地区,最远的为四类地区。二、三、四类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卫技人员分别按每人每月200元、400元和800元的标准享受岗位专项绩效奖。一、二、三、四类地区村卫生室的工作人员分别按每人每月200元、600元、800元和1000元的标准享受岗位专项奖。
与此同时,还设立了基层学历专项绩效奖,比如到一类地区工作的本科生每月给予200元、硕士2000元补贴;如果到四类地区工作,则本科生每月给予1200元、硕士5000元补贴,目的是鼓励基层医护人员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对于绩效考核较好的基层医院政府还另设了增核奖。
基层岗位和学历专项绩效奖励所需经费,由溧阳市财政局承担;专项奖励资金不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工资总量。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大大激发基层医护人员工作、学习积极性。
天目湖镇平桥卫生院,是个相对偏远的小医院。院长蔡恒稚对此深有感触:由于医院位置偏远、收入低,招不到人,人即便来了也留不住。“仅2012年辞职的护士有8人,还有4位医生辞职、调走。”最困难的时候,全院只有4个护士,要值夜班、打疫苗、门诊、住院、手术,没有休息日。“好在现在苦尽甘来,这两年来医生、护士都能招到人了。本来还有两个人想调走的,现在也不走了。”
王永燕医生就是想调走的人之一。她老家是重庆巫溪县的,2009年本科毕业后来到平桥卫生院,而丈夫在溧阳市中医院工作。“本来我也想调到市区工作的,现在不想调了。”她说,现在乡镇补贴岗位每月800多元,学历补贴1200元,基本工资7000元,另外每年奖励绩效近2万元,实际到手一年收入15万元左右,比主城区同样的医生收入要高不少。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戴埠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孙为民。过去手术室没空调,冬季要生煤炉,每天须生火取暖,病房里没电梯,病人出入手术室要靠医生自己抬。2006-2016年辞职的就有6人,还有更多人申请调离。而现在,中央空调、螺旋CT、DR、电子胃镜、进口麻醉机样样都有,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奖励机制,让医护人员有了积极性,去年人均收入将近16万元,如果是骨干,收入更高些。
统计显示,2016年溧阳市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平均年收入约9万元、乡村医生平均年收入约4.5万元。而今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平均年收入达到13.5万元、7万元,其中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最高可达到25万元。
溧阳市卫健局副主任赵子予介绍说,感情留人,关键还得靠待遇留人。新政策实施后,全市基层医院职工积极明显增强,现在无一人申请调离,有些人还主动提出要到偏远地区工作,“2017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只有20人报名提升学历教育,而今年猛增到160多人。”基层医疗机构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难题,基本得到解决。 大 雷 永 宁 钟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