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南京鼓楼传统文化展演相继走进校园社区、闹市公园 坚守与传承,新时代的“老城宣言”

时间:2019-09-23

中国江苏网讯 在大观天地MALL,民间艺术家陈耀的剪纸让外国友人大呼“Amazing”;在金陵饭店,厨师周平用糯米面团捏出的小动物活灵活现,引得快门声阵阵;在小桃园,50余名汉服爱好者携唐风宋韵漫步河边,成为风景线……9月7日,2019鼓楼传统文化周开幕。一周时间里,多场活动遍地开花,一股传统文化风潮席卷南京主城区。

当众多变革性元素扑面而来,古城如何面对传统?作为南京老城区之一的鼓楼答案明确,就是这次传统文化周的主题:不忘本来,面向未来!

让“古味”为城市中心添彩

“鼓钟双阙,城之定制。”中国的每座城,古时都有鼓楼。到了现代,也有南京、徐州、开封、福州等地设鼓楼区。“旗亭五重,俯察百隧”,鼓楼所在处,通常是城市中心,更是名家云集、文明荟萃之地。

目光聚焦南京鼓楼区。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在石头山置金陵邑,是为南京城区建置之始。千百年来,一大批文明瑰宝和智慧结晶在此集聚和沉淀,如何保护和发扬好这些无形财富?

“千钧一发莫等待,徐雷不畏危险不徘徊,跳入水中把他拽……”9月10日,鼓楼区传统文化剧目展演活动举办,一曲南京白局说唱赢来满堂喝彩。它是南京地区的古老曲种,形成于元末,已有七百多年历史,说城南老南京话,唱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南京白局传承人梁晓岚牵头成立鼓楼区梁晓岚白局传承社,开班培训学员上百名。

文化周期间,金陵派古琴演奏、张派相声艺术等传统技艺人被授牌成为鼓楼区第二批非遗传承人。孙成东是金陵派斫琴技艺传承人,“弹琴的人很多,斫琴的人却很少。”他在高校“带徒弟”教学,还在青云巷小学开设兴趣课程,推广这项古老技艺。

“中秋节始于隋唐,盛于宋朝,到了清代已与春节齐名……”在拉萨路小学,一场校园走廊博物展真是热闹。团扇绘制、猜谜对诗、月饼制作等体验活动让人目不暇接。把紫薯、凤梨等馅料放上面团,包紧后揉搓,撒上熟粉,放进模具按压后磕出,一个冰皮月饼就做好了。“这是我第一次做月饼,很有趣,想回家做给爸爸妈妈吃!”四年级学生潘可芊说。

同一天,在五塘小学小报告厅,来自五所片区学校的学生们接连开展飞花令、诗朗诵等活动。鼓楼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每逢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辖区学校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感知了解传统文化。

拥抱市场,老手艺迎来新生

今年中秋节,一款由随园菜制作技艺传承人携手南京博物院推出的联名款月饼,以博物院藏品大雅斋瓷器为设计灵感,将传统苏式月饼技艺与新式馅料融合,一经推出就被订购一空。

依托清代才子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餐厅还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推出“新式随园食单”。“通过创新,挖掘、复原并重新演绎《随园食单》,打造金陵饮食文化新名片。”苏晨说。

多年来,关于非遗项目是否市场化的讨论不绝于耳。散落各地的传统技艺和老字号,是要走出“深闺”,借力产业翅膀实现效益腾飞,还是圈地保护,避免商业逻辑的过多染指和解构?

放眼全国,不少地方都在探索。

天津市西青区依托杨柳青镇的年画传统,打造产业地标,培养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销售额5000余万。

沈阳围绕盛京满绣这一非遗项目,成立文化公司和职业学校,唤醒了当地沉睡的满绣“基因”,擦亮新的文化符号。

鼓楼区云集了金春锅贴、福昌饭店、马祥兴菜馆等老字号商家,但许多经营者观念保守,不愿外传。谁知“酒香也怕巷子深”,导致经营不容乐观。

2014年,鼓楼区成立“南京市鼓楼区老字号商会”,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实施阶梯发展战略,培养准老字号企业,并将餐饮老字号纳入“品味金陵”国际化项目进行提升。狮子楼、鸿福面馆等企业脱颖而出。2012年在南京只有四五家店的鸡鸣汤包,如今已在华东地区开出110多家连锁店。

一套规划方案也已出炉:鼓楼区将在下关滨江商务区建设大马路风情一条街,吸引非遗传承人在此开设工作室,届时,“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的盛况有望重现。“鼓楼文化产业已经壮大为主导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要进一步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用传统文化的宝矿铸就发展金山。”鼓楼区主要负责人说。

“鲁迅新起点”成为传承起点

浙江西塘瞄准“汉服”IP,全力打造年度盛事——汉服文化周,成功打造地区文化品牌,成为汉服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北宋近两百年,给河南开封留下了极具时代风貌的城市格局和文化资源,沿着历史肌理规划文旅产业,使得“汴京”成为城市名片。

在鼓楼区,一些潜在的文化资源也正被挖掘,幻化为点亮城市角落的精灵。众多街巷记忆被唤醒,漫漶的历史画面正重新清晰。

9月12日的闭幕式上,宁海路街道三步两桥社区、挹江门街道鲁迅园社区等10家单位(机构),被授予“鼓楼区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称号。

位于中山北路283号的挹江门街道鲁迅园社区,因“鲁迅楼”——矿路学堂遗址坐落于此得名。它是江苏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是鲁迅先生读书旧址,“鲁迅精神”成了社区文化事业的主题。

社区定期开展鲁迅作品研讨会、“我眼中的鲁迅”读书交流会,邀请南京鲁迅纪念馆首任馆长徐昭武和现任馆长倪峰开讲座,还设置“三味书屋”、树人学堂、三闲书画社等文化设施。“我们这里是鲁迅先生离乡后的第一个人生驿站,是鲁迅文化的起点,要借此资源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挹江门街道书记石英说。

“近年来,鼓楼区把保护、传承、活化传统文化作为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在文化惠民、文化兴产、文化强区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果。”鼓楼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媛媛表示,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举办鼓楼传统文化周活动,目的就是要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从六朝金粉,到明清浪潮,再到近代血火,数个朝代在这里重叠,悠长的时间流转回来,耳边依然江流滚滚。每天清晨,鼓楼人从2000年的石头城下走过,继续在现代城市中摸爬。那句“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正是刘禹锡站在此处,把怀古的幽思开拓得气吞山河。这片土地讲过那么多好听的故事,关于未来的篇章,还会一直书写下去。

本报见习记者 董 翔

本报通讯员 刘 阳

  • 上一篇:泰山街道资源“洗牌”服务下沉 用百姓实惠筑深自贸区“地基”
  • 下一篇:一等奖遇到蜗牛奖,高港安全监管扎紧篱笆再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