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父子俩经营了13年。
寻访
中国江苏网7月6日讯 也许你会对一家人开个商店,每天只能挣50元,还能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感到很不理解。但在栖霞区西岗街道桦墅村就有这么一家“诚信商店”,一家人经营小店13年,坚持把进货价格和卖出价格都公示出来。商店虽现处美丽乡村,但对待游客一视同仁。经了解,“诚信商店”由父子两人诚信经营,每天大约只能挣50元,他们的这种诚信经营方式,受到了周围居民的称赞。
接手商店只想服务好周围邻居
近日,记者来到栖霞区西岗桦墅村,在桦墅村的村头一问“诚信商店”,大家都指着村尾称,“走到村子的最里面一家就是了”。
记者走进“诚信商店”看到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正在整理商店里的物品,他就是这家“诚信商店”的店主周庆松,看到记者的到来,周庆松显得有些意外,并不知道会有记者过来采访。
说到这家商店,周庆松告诉记者,其实这家“诚信商店”最开始是供销社的商店,他1971年从部队回来就被安排到了这家商店做销售人员,那时所有的商品都是明码标价。
直到2004年,供销社改制了,才转为私人所有。当时也有很多人“下海”挣了很多钱,物价也是水涨船高,但作为老供销社的人员,不能为了挣钱就损害周围邻居的利益,开好这家商店也是想服务好周围的邻居和前来旅游的游客。
一天只能挣50元,但心里踏实
记者走进“诚信商店”看到,整个商店也就30平方米左右,销售的也都是一些牙膏、牙刷、香烟和各种酒类等百货,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货架也都是木头和玻璃做的,保留着原先供销社的影子。
周庆松称,其实这里的货并不多,也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都是周围邻居平时用得着的,一些价格高的货就是进回来了也卖不出去。
周庆松的小儿子周爱荣告诉记者,现在商店的货并不是很多,平均营业额也就在200到300元之间,利润也都在10%到20%之间,这个利润听上去还可以,但因为都是一些小商品,一天下来也挣不了多少钱。
当记者和周爱荣谈起此事时,邻居周女士来商店买电池,两节南孚电池4块钱。周女士告诉记者,虽然也经常出村子到外面买东西,但这些生活用品从来都到“诚信商店”买,因为这些的东西比外面的要便宜。
周爱荣拿出进货单,指着售出的电池价格告诉记者,刚卖出的电池进货价是1.7元一节,一节电池挣0.3元,而这里面还有人工成本,还有进货时的物流成本。
记者了解到,“诚信商店”一天下来只能挣50元左右,而这50元便是一家人的劳动所得。
做邻居几十年,一瓶酒从未涨过价
在周庆松父子坚守的“诚信商店”隔壁,开着一家“妯娌农家菜”,这也是离他家最近的邻居之一。“妯娌农家菜”的老板娘曹梅英告诉记者,她和周庆松家做邻居几十年了,“诚信商店”的历史她算是比较清楚的。
她说,“诚信商店”大部分商品的价格比城里超市还便宜,就拿酒来说,按道理酒的利润是最高的了,但一瓶劲酒,这么多年一直都是6元,这个价格几乎都不挣钱,但他们父子始终未涨过价。
记者了解到,周庆松这样的做法,起先并不为人所欣赏和支持。有人说,周庆松你太傻了,把进货价格都公之于众,你怎么才能够提高销售价格呢?如此一来就成了赔本赚吆喝,根本赚不了多少钱。
全村300多人有三分之一是“忠粉”
记者在周庆松家里还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江宁县文明户”。周庆松告诉记者,这是1984年江宁县给发的牌子,当时这里还属于江宁县管辖,直到2011年才划归栖霞。
桦墅村的大学生村官石淑琴告诉记者,现在整个桦墅共有100户左右,300多人,大多数都在城里上班,白天村里的人更少,只有一些老年人还在村里活动。
“全村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到‘诚信商店’买东西。”周庆松告诉记者,虽然还是有年轻人愿意到大商场去买东西,但这也是别人的权利。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且从中自己也收获了很大的快乐。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美丽的乡土,家家户户的生活情况,他也都基本了解。
记者了解到,对于那些身体不便前来购物的消费者,周庆松更是热情招待,有的甚至还让儿子周爱荣亲自送上门去。
■采访手记
周庆松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他的光辉却通过其自身的诚信善举而闪耀。几十年的诚信经营,几十年的以德化人,周庆松虽是平凡的百姓,却收获了不平凡的自己。周庆松的邻居谈起他说,周老师傅的杂货铺虽不是品种齐全,但是满足了我们的日常所需,而且几十年的经营使得我们对周老师傅的商品从不怀疑。这种信任是用时间累积的,也是周庆松用诚信栽出的信任之花。
交汇点南京晨报 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