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坚 新法制报记者周浔
中国江西网讯 这是一个真实暖人的故事,在修水县上衫乡及河南省罗山县山店乡被人们口口传诵。在修水县公安局一位民警与河南省罗山县山店派出所民警共同帮助下,一位与家人失联17年的河南籍女子最终找到了回家的路。
女子离家出走 结识爱人留在修水
2001年2月,年仅18周岁的河南省罗山县山店乡熊店村女孩孙春华,因不满父母强迫她嫁给同村的残疾男青年而离家出走,后跟随同村老乡一同前往福建莆田市打工。由于户口本、身份证被父母扣押,身上仅有身份证复印件的孙春华只好在莆田附近的漳州市一家鞋厂做工。
在鞋厂上班期间,孙春华偶然结识了同在鞋厂务工的修水县上杉乡书堂村青年徐国良。一来二去,两人有了感情,第二年年底,孙春华便跟随徐国良来到修水上衫乡过春节,并从此果断地留在了修水。在修水的头几年,徐国良多次劝说孙春华回河南寻找亲人,却一次次遭到心中一直有怨恨的孙春华的强烈反对和阻止。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忠厚老实的徐国良只好丢下孙春华和生下不久的女儿,远去湖南平江县的偏僻矿山打工,这一拖就是十来年。
近些年,党的扶贫政策惠及很多贫困户,但孙春华母女因为没有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等证件而无法享受。尽管徐国良多次寻找孙春华的老家和亲人,却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如愿。
户口已被注销 民警找到她原户籍地
今年3月初,老实巴交的徐国良在村里召开的异地移民动员座谈会上认识了前来精准扶贫走访动员的修水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熊智华。他在村干部陪同下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熊警官说明了来意和请求,熊智华很是重视,立刻记下了徐国良反映的情况、联系方式和孙春华母女的身份信息,并表示尽最大努力予以帮助。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办事认真的熊智华回到县公安局后一面及时向大队领导汇报,一面立即通过户政部门核实孙春华的身份,但反馈信息显示孙春华的户口早已被原籍地公安机关注销。熊智华又通过公安内网搜查到了孙春华原户籍地山店派出所的联系电话,并与该所所长张竹两次通话沟通,并发出协查请求。在等待张竹回复期间,熊智华又抽空去了徐国良现住地修水大桥派出所开具孙春华在此地无户口的证明,为孙春华回原籍补登户口做好准备。
17年后的相聚 跨越千里回家乡河南
3月13日,焦急等待回信的熊智华终于收到了张竹的手机短信:熊警官你好,我是张竹,孙春华娘家找到了,在我辖区山店乡熊店村孙家岭自然村,父亲叫孙业友,母亲已故,弟弟孙键,6年前失踪。短信中还告知了孙业友手机号码。看到信息后,熊智华立刻给孙业友打去电话,并告知了其女儿孙春华现在的住址和近期的生活状况。孙业友得悉后,喜出望外,连连表示感谢。
由于路途遥远,孙春华没身份证买不了火车或飞机票,3月15日,徐国良和孙春华及其女儿徐真珍一家人由刑侦大队专车护送,并在熊智华的陪同下,赶到了千里之外的山店乡熊店村。孙春华和父亲相见后惊喜万分,一家人忍不住抱头痛哭,在场围观的人无不动容。
3月16日至18日,在民警熊智华、张竹和当地公安户管部门等共同努力下,孙春华的户口、身份证及结婚证都顺利办理成功,并经座谈调解,18年前的逼婚、逃婚之“隔阂”和“黑户”生涯等所有的不愉快都成过眼云烟。
帮扶不停 民警协助解决困难
4月初,孙春华、徐国良夫妇带着父亲返回修水上杉乡后,后续困难确实不少。热心负责的熊智华没有停止帮扶服务,而是继续抽空跑乡村政府、县直机关部门,不是替徐国良写申请、填表格,就是带他去找领导批字、盖公章,直到6月初顺利办完孙春华迁移、女儿上户、一家人农村一卡通、医保、低保及评上建档立卡户等才放下心。
熊智华想方设法帮助贫苦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系列暖心之举,不仅获得了当地扶贫干部的好评与赞赏,更赢得了山区群众的一片欢心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