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我省各地天气进入冰天雪地模式,奉新县偏远山区柳溪乡却暖意浓浓。本报记者和该乡50余名党员志愿者兵分5路,前往店下、仰坪、船坳、柳溪、东庄5个村,为村里5名特困儿童及其家庭储备柴火,确保他们温暖过冬。
志愿者和小敏城共同拾柴。本报记者童梦宁摄
2018年12月30日,我省中北部普降大雪,奉新县柳溪乡等山区路段被冰雪封堵,直到次日中午路面冰雪逐渐消融,记者才从奉新县城驱车进入柳溪山区,随当地党员志愿者分赴胡敏城等5名特困儿童所在的村,为他们送柴火,并与他们谈心、交流。
柳溪系毛竹之乡,当地大部分村民家中生活燃料基本上以废弃的毛竹为主。全乡近400名中小学生中,逾一半系困境儿童,其中胡敏城等5名学生,有的父亲病故或因车祸身亡、母亲改嫁,有的父母双双去世,由祖父母等亲人抚养。他们及年迈的祖父母均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已有保障。10岁的胡敏城还全程随志愿者一同运柴、劈柴。
5年前,胡敏城的父亲在劳作中不幸身亡。此后4年间,他的母亲改嫁、爷爷病逝。如今,他与年近七旬的奶奶相依为命。他7岁起,就包揽了砍柴、挑水等家务活,成为家中顶梁柱。
2018年12月31日下午,记者和柳溪乡政府及店下村的10余名党员志愿者踩着咯吱咯吱的积雪,前往胡敏城家中。小敏城开心地和志愿者一同上山,扒开积雪中的干枯毛竹,用砍刀剥去薄冰,扛在肩上,运到他家门前。大家围成一团站在他家门前雪地里,将这些毛竹劈成块状堆放。噼噼啪啪的劈柴声与敏城及志愿者的欢笑声交织,响彻白雪茫茫的山谷,令寒冷的乡村充满了暖意。
店下村村主任王小清表示,敏城毕竟年龄还小,身体瘦弱,需要社会各界更多关爱。在学校放寒假之前,王小清还将组织村干部和热心群众,继续为他家备柴火,供他和奶奶整个冬天生活所需。
本报记者 童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