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诚平
30年前,瑞昌市高丰镇几个年轻人走出村庄,来到城市,从事下水道疏通工作。在他们的带动下,外出从事下水道疏通行业的人越来越多。30年后的今天,瑞昌市已有5万余人在外从事该行业,占领了全国管道疏通行业40%的市场,其中,人口仅2万人的高丰镇,就有7000人在外从事该行业。而且,近年来,瑞昌“疏通大军”不断朝多元化经营、智能化作业方向发展,注重行业规划,生财之道越走越宽。
又脏又累的管道疏通工作,本是许多人不愿干的不起眼的职业,瑞昌人是如何用30年的时间,从又脏又臭的下水道“走”出一条生财之道的呢?
从“游击队”到“集团军”
高丰镇距离瑞昌市区十余公里,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几名年轻村民进城办事时,发现城市居民有疏通下水道的需求,于是,他们一合计,添置了简单的工具,搞起了管道疏通。之后,村民带村民,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高丰镇外出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滚雪球似的壮大。外出从事该行业的人,也慢慢从高丰镇扩大到周边乡镇。到现在,瑞昌市在外从事管道疏通行业的,已经多达5万余人。其中,仅高丰镇就有7000人以上,附近的洪下乡有4000人,范镇有5000人。
“可以说,除了台湾地区,全国其他所有的省区市都活跃着瑞昌疏通人的身影,连香港、澳门、西藏、新疆都有大批瑞昌人在从事管道疏通工作。目前,瑞昌人已经占领了全国管道疏浚行业40%以上的市场!”江西省管道疏浚行业协会会长王爱民对记者说:“经过30年的发展,瑞昌管道疏通行业已经从‘游击队’发展壮大成了‘集团军’,每年营业额达到50亿元以上,其中高丰镇就有10亿元以上!”
谈起“疏通大军”在瑞昌市崛起的原因,王爱民分析,这是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管道疏通的服务对象大多是居民家庭,几百元买一台疏通机就能揽活,投入少,见效快,加上农村人不怕脏,能吃苦,才使得瑞昌“疏通大军”渐渐发展壮大。
从单一业务到多元化经营
最开始,这批瑞昌人在外从事的,仅仅是单纯的管道疏通工作,如今,他们的服务内容已经从最开始单一的、局部的下水道疏通,发展到现在的疏通保洁、家政服务、装潢装饰、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服务对象也由最开始的以家庭为主,发展到承接大型市政管网规划设计、安装疏通、日常维护等,从最初接几十元几百元的活,发展到现在接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的活。
“其实,瑞昌人现在在外搞单一疏通业务的已经很少了,大多是从事包括管道疏通在内的综合式家政服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许多大型居民小区的日常维护,都是由瑞昌人承包的。”王爱民说。
瑞昌管道疏浚行业甚至开始涉及高新科技的引进、研发。近年来,他们相继引进、研发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干湿分离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从“卖力气”发展到“卖科技”。
从体力劳动到智能化作业
最早一批在外从事管道疏通的瑞昌人,基本上都是一个人,一台机器,一辆自行车,从事走街串巷式的“个体户”作业,经过30年的发展,高压清洗车、疏通车、机器人等专业设备,已经成为标配,工作方式也由最初的人工作业,发展到现在的智能化作业;揽活方式也由最初的贴小广告,发展到现在的全媒体宣传。
王爱民举例说,以前地下管道破损时,一定要对地面进行开挖才能进行修复,如今有了智能化疏通设备,就可进行非开挖修复了,不但可以大大节省费用,还能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再比如,管道维护是一项有风险的工作,以前,经常有因沼气、氯化氢、二氧化碳中毒等导致工人死亡的事件发生,如今,工人在作业时,都会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进行实时监测,使工人生产作业有了安全保障。
从眼前生意到行业规划
2018年9月,江西省管道疏浚行业协会在瑞昌市成立,将这个行业的规划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协会会长王爱民说,任何一个行业,只有依靠科技的力量,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大,管道疏浚行业也不例外。因此,他们不但要做好眼前生意,更要为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做好规划。
行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管道疏浚行业已经不再是“脏苦累”的代名词,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一行业同样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协会正准备开展管道疏通人才培训业务,既可以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又可以成为管道疏浚行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王爱民说,管道疏浚行业已经成为瑞昌市在全国叫得响的一个品牌,瑞昌人吃苦耐劳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管道疏通、规划、设计、安装等服务在城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越来越专业化,这条生财之道正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