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七十载,宜春正青春

时间:2019-10-08

本报记者 胡勇飞

几代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七十载栉风沐雨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以来,宜春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幸福宜春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展。

2018年,宜春市生产总值达到2180.85亿元,是1949年的1597倍;人均GDP由1949年的69元增加至2018年的39199元,增长了568倍;财政收入达到391.4亿元,比1953年增长了9875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5年的530元提高到2018年的32248元,增长了60倍……

这一连串令人惊叹的数字,是宜春人民不懈追求、拼搏向上的时光印记,也成为宜春在新时代继续攀登进取的牢固基石。

70年来,宜春干部群众在劲吹的改革春风里勇于探索,在浩荡的开放大潮中破浪前行,找到了一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路径。2017年,宜春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决策部署,决心把中心城区打造成赣西地区的文体教育中心、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医疗健康养生中心,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医药器械等先进制造业基地,把县市打造成个性彰显、活力十足、竞相发展的特色经济板块。

宜春城区按照“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规划,着力构建宜阳新区组团、袁州古城组团、明月山景区组团、教体新区组团、宜万经济走廊,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双十字立体交通网络,80公里绕城高速公路的“五组团、双十字、一环城”中心城市格局。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宜春市积极加快产业升级,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蹄疾步稳,发展脊梁高高挺起。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82.1∶5.8∶12.1调整为2018年的12.4∶44.8∶42.8,国民经济发展协调性日益增强。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科学布局绿色有机、富硒、油茶、肉牛、中药材、休闲农业等六大特色产业,启动实施了中药材种植、富硒农产品基地“双百(万亩)工程”,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现代工业体系日臻完善。深入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电子信息、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锂电新能源、中医药等重点产业迅速壮大,建材、纺织鞋革、金属家具等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步伐加快,千亿元产业实现零的突破。

――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蓬勃发展。全景全时全业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全面叫响“江西宜春,一座四季如春的城市”旅游品牌,今年已成功创建7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

70年来,宜春坚持民生优先原则,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目前,全市已形成层级齐全、覆盖全市的教育网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4.0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23%,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和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宜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人数持续增加,参保率在98%以上。

进军的号角嘹亮,奋进的脚步铿锵。宜春人民将紧紧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焕发青春的力量,开拓进取,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 上一篇:整治非法营运客车让群众出行更安全
  • 下一篇:绿色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