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信息日报、大江新闻客户端特别策划――【每个人都了不起】第四期:聚焦城市桥梁巡检员,带大家一起去南昌市大桥管理处英雄大桥管理所,探访这鲜为人知的行业,看桥梁守卫者是如何炼成的。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王琴红摄像吴宸、蒋泽宇报道:见证城市发展和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城市桥梁,不仅是城市里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承载民生梦想的交通主动脉。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大桥只是钢筋混泥土建筑,任务只是建好。其实不然。它们的健康发展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护。在每个城市里,就有一群桥梁“守卫者”,无论雨雪风霜,还是炎炎夏日,日夜兼程守护着城市的“动脉”。
为大桥及设备“诊断把脉”,及时发现隐患,为维修与大修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和数据,这是一名桥梁巡检员的日常。
巡检是桥梁管护中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他们承担着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使命。
让我们一起跟随南昌英雄大桥的桥梁巡检员彭绍华和队员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守护这座桥梁的健康安全。
强!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未漏检过一处隐患
2009年4月,彼时30岁的彭绍华成为了南昌市大桥管理处英雄大桥管理所的负责人,开始带队“守卫”英雄大桥。
“2002年开始在南昌大桥管理处工作,2004年-2009年在机械队负责,开始接触桥梁管护。”彭绍华坦言,2009年,对于竞聘英雄大桥管理所负责人并不感兴趣。但秉承军人“听党指挥”的品质,彭绍华最后还是听从安排从机械队出来成为一名正式的桥梁巡检员并带队守卫英雄大桥。
“直接上桥面、桥塔、箱梁等巡检的第一次,说心里话,那时候真的心里没底。”回忆起当初巡检工作的点滴,彭绍华坦言自己非专业出生,但怀着对安全出行的一份责任心,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知识,逐级熟悉并热爱这份工作。
目前,彭绍华在这个岗位已有十二个年头了,凭着娴熟的业务技能,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一次次扫描大桥,他自豪地说“从未漏检过一处隐患”。
苦!巡检主塔、箱梁,体力与耐力的双重考验
位于南昌市一环线的英雄大桥,主桥长9500米,联通昌南、昌北两域,北主桥为空间扭面斜拉索桥,南主桥为双塔自锚式悬索桥,“上有百米高塔、下有千米箱梁”,工作难度、强度和管养面积为南昌六座跨江桥梁(南昌大桥、八一大桥、英雄大桥、生米大桥、朝阳大桥和赣江大桥两侧公路桥)之首。
3月12日上午9时,南昌市正下着毛毛细雨,彭绍华带队开始巡检工作。记者跟随着巡检队,通过楼梯爬上桥,穿过疾驰的车流,来到桥梁主塔面前。
“攀爬需要大量体力,如果体能不支或精神不佳,一定要及时说,慢一点都没关系,但一定要保证安全。”仰头瞻仰着离桥面150米,距水面175米的巨塔,听着彭绍华的叮嘱,记者突感莫大的压力。
来到塔内,只见由螺纹钢筋搭建起来的巡检楼梯呈90度水平垂直,宽度只有50厘米,刚好只能容纳一人上下。“上去需要检查多个监测点,一趟大概花1个多小时,来回要2个半小时。”采访中,看到他们全身湿透、喘着大气下来的样子,记者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份体力与耐力双重考验的工作。
当天,记者还随巡检队来到另一个“战场”――钢箱梁。英雄大桥北主桥全钢结构的箱梁静静贴在桥梁的腹部,就像一艘巨轮。通过桥梁中间的检修井进入箱体,透过手电筒的光线,巨长的箱梁看不见底。记者注意到,长长的箱梁被分割成无数个小箱梁,每个小箱梁开四个洞口(大小只能容纳一个人)通往其它小箱梁。借助手电筒,巡检员们开始忙碌起来,穿梭在箱梁内,检查顶板、U勒、除湿设备等。
据悉,英雄大桥分南、北两个主桥,都是钢箱梁结构,几乎是全封闭状态。北主桥箱梁长度376米,里面非常黑暗,记者尝试着跟随巡检队走了几个小箱梁,转了几圈后,已分不清哪是出入口。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感觉非常闷热,再加上头顶不间断地车辆疾驰震动声,耳朵还嗡嗡作响。
看着记者的反映,彭邵华笑着说,赶紧休息下,并提醒道,最难熬的是在夏季。“夏季的箱梁就像一个烤箱,温度可以达到60℃。两三个小时下来,每个人巡检一次要喝掉几升水,衣服上也都留下的一层盐渍。”
赞!肩负起守卫桥梁健康安全的使命
其实,上述工作,只是桥梁巡检员工作中的一部分,称之为定期常规检查,巡检部位包括桥塔、厢梁、桥腹板、桥墩、底座。此外,他们每天需巡检路程约68公里,其中徒步8公里、携车巡检60公里,通过眼观、目测、耳听辨异、设备检测等方式,检查桥面道路、设施设备情况,及时修复桥梁道路坑洞,清洗桥梁护栏,对桥梁用电线路及路灯进行检查和修复。
彭绍华和他的巡检队,是众多桥梁守卫者的缩影。对于艰苦的工作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似乎习以为常。“在汛期和冰冻雨雪天气,很多时候,我们都是24小时,昼夜鏖战。”正如彭绍华所说“苦和累,对我们来说都不是问题,无非就是多出点汗,重要的是要保证桥梁不出问题。”彭绍华告诉记者,目前他们还多了一个“助手”――跨江桥梁综合监控管理中心,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置桥面问题,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天天和桥打交道,会不会感觉枯燥?面对记者的问题,彭绍华突然认真起来。他说:“这份工作很平凡,日复一日地重复差不多的事情,但桥梁的健康关系着广大市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管细护。”
“看到每一辆车都能够安全通过桥梁,心里感觉还是挺自豪的。”彭绍华感慨地说,在过去的4390多个日日夜夜里,始终坚守自己的初衷“把桥梁管护好,把队伍带好,肩负起守卫桥梁健康安全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