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体育资讯 > 综合体育

错过北京奥运赶上天津全运 38岁美籍华人枪手圆梦

时间:2017-08-29

石晶和庞伟合影

28日的天津全运会男子50米手枪赛场,观众的目光都聚集在67号靶位上,曾代表美国队参加里约奥运的38岁美籍华人运动员石晶站在那里,用左眼瞄准靶心,和中国射击老将、世界冠军、全运会七朝元老谭宗亮同场竞技。他穿着一件为参加本次比赛特意准备的衣服,背后写着“南以离开”,用这四个字来表达参赛心情。

这是全运会58年来,首次向全球华人、华侨打开大门。本届全运会上除了石晶之外,还有其他7名华人、华侨参赛,他们成为赛场上一道特殊的风景。

不留遗憾

错过北京奥运赶上天津全运

石晶家人与全运会结缘,要追溯到1965年,他的母亲参加了第二届全运会。不过她当时不是运动员,而是花童。

入籍美国之后,石晶没有机会踏上故乡的赛场,练习射击的他一直希望能有一个赛事,让他有机会回到故乡参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曾是他最理想的圆梦之地。可惜他当时练习射击仅两年,实力不够资格。后来水平虽然提升了,但从2013年开始,中国就没有举办射击世界杯,他回故乡参赛的梦想一直未能实现。

直到今年7月中旬,石晶通过一个新西兰朋友,听说华人、华侨也可以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他没有想到,实现梦想的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作为天津人,在自己的出生地参加全运会,将个人的表现展示给故乡人,没有比这更完美的圆梦计划了。

“我一开始是不太相信。后来我就申请了,而且很快就通过了。”石晶说,直到真正站在全运会赛场,在天津团泊射击场举起自己的手枪时,他才品味到美梦成真的感觉。石晶更愿意把这一切归结为机缘。

“庞伟、谭宗亮他们我都认识,能够和他们一起切磋、一起比赛,非常非常高兴。我希望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

事实上,在得知50米手枪以后将不会进入奥运项目后,石晶曾经把枪收回了箱子里。如今他又一次把枪举到身前。

自费训练

射击带来健康生活态度

当年石晶远赴美国,是为了治疗受伤的眼睛。他一边治病一边上学,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网络工程师。他从小就喜爱射击运动,但受客观条件限制,一度选择了射箭运动。但他最终还是追随自己的内心喜好,投身于他射击运动中。

石晶的射击之路并不平坦。他说,在美国时,经常要清晨五点起床,完成训练后,再去上班。这样既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又能够不影响工作。射击在美国的商业化程度很低,得到的支持也十分有限,枪支等装备等都得自己购买。但石晶说:“射击虽然从名利上并没有给我带来些什么,还需要努力工作,才能养得起这一花费不菲的爱好。但是精神方面得到了许多。竞技体育永不放弃的精神,一直激励着自己,带来了健康的生活态度。”

右眼有伤病,他只能选择用左眼瞄准,感觉很别扭。在十多年的训练中,他尝试过很多姿势,现在总算是找到了感觉。与其他运动员相比,他身体的姿态、射击的角度都和别人不同,脖子、手腕、姿势等都要进行调整。

“请假回中国,能够在亲人的关爱中,在中国这些世界级射击场馆中,与世界级的选手同场比赛,这样的经历,就像射击场打10.9环一样,可遇不可求。”石晶表示。

创新举措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邀请高水平的华人华侨选手参赛,是全运会的创新举措,此举进一步凝聚外籍华人、华侨的力量和智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全运会在体育事业改革创新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据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司长刘晓农表示,国外存在一些高水平的华人华侨选手,主要集中在田径、游泳、体操、击剑和乒乓球等项目上,天津全运会为26个大项每个项目都设置了华人华侨的报名标准,要求参赛选手水平相当于全运会各项目的前八名或前十名,报名参赛者均以个人名义参赛。

经过了报名和筛选,本届全运会华人、华侨参赛人数为8人,主要来自美国。他们将参加游泳、射击、马术、田径等大项的比赛。

海外华人、华侨一直以来心系祖国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研究员张应龙介绍,海外华人中国游泳、举重、羽毛球等体育领域的开拓者,作出过很大贡献。

张应龙表示,“全运会的这次改革意义重大,将海外华侨华人纳入全运会的比赛,是凝聚侨心的好政策,对增强海外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这也开辟了海内外华人交流的新渠道。与以往在经济往来、教育交流等方面的交往渠道有着明显不同。一方面,体育作为群众参与度高的活动,它会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能将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再往上提升一个层次。另一方面,它也是专业性强的活动,能够吸引高水平的体育人才来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彭博

  • 上一篇:美籍华人:王义夫是榜样 为东京奥运继续备战
  • 下一篇:奥运冠军陈颖演绎老枪新传 转型教练寻觅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