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能王肖若腾
蒙特利尔的夜景,散发着迷人的美。
6日的这一晚,肖若腾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他拿到了世锦赛男子全能冠军——他迄今为止17年运动生涯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走在异国他乡的路上,听到街头艺人的弹奏声,感受不一样的情调,这让他感到浑身放松舒坦。
这一晚,在比完赛、接受完采访后,他很晚才回到酒店房间。进房间后,他放下金牌,马上给在北京的父母拨去了电话。电话那头的父母对这通电话已经期盼已久。
看到肖若腾站在领奖台最高处的那一刻,他的父母也许会赞许那时送儿子去学体操的决定。
起点
肖若腾的爸爸很早就发现儿子有体育的天赋,“比如我很小的时候就会侧滚翻了。”机缘巧合,在儿子4岁那一年,听到妻子朋友的孩子在学体操,肖若腾的父亲想送儿子也去尝试,这一尝试,就定格了儿子的成长轨迹。
肖若腾从不会避谈自己的天赋,“我在进国家队的第一天,到馆里和国内其他优秀选手一起训练时,我也是觉得自己是有天赋的。”
他将自己的天赋归结为2点,“第一,我觉得自己的脑子比较灵活,学新动作时领悟能力很强;第二,我觉得自己的动作协调性很好,做起动作来不急不慢。”肖若腾说的第二点得到了同是全能选手邓书弟的认同,“他的优点就是质量和韵律。”
他进步很快,2011年就进入了国家队。“刚进国家队的第一天,我就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想成为世界冠军、奥运会冠军。”
奥运前受伤独自落泪
由于日本名将内村航平因伤退赛,因此其他选手夺冠的希望陡然大增。“这次夺冠有运气成分吗?”听到这个问题后,他的自信驱使他说出以下这番话:“竞技体育没有‘如果’,我能夺冠肯定是得具备实力。”
在这次前往蒙特利尔前,肖若腾暗自看好比赛的前景,他提前给自己买了一个礼物——价值1000多元的复古戒指。来到赛地,当队友都因为这次比赛与全运会时间相隔不远而不在最佳状态时,肖若腾却对自己的状态很有信心。叶振南领队说,“小肖憋着一股劲呢!”
他确实憋着一股劲,这股劲从去年的冬训就开始蓄力。
肖若腾不太愿意回忆冬训前的一些事情,包括里约奥运会,那是他印象深处已经隐藏起来的痛点。
去年奥运会前,就当肖若腾在为力争奥运会参赛资格争分夺秒时,他意外受伤了。在昨天夺冠的那个夜晚,他思潮起伏,脑海里浮现了受伤时的那个场景。
“我感觉那是‘黯淡’的一幕,在医生和专家诊断我韧带断裂后,我强忍着泪水,回到公寓房间里躲起来一个人哭。”
后来,在为参加里约奥运会的教练和队友送行后,肖若腾将自己关在了房间里,眼神失落,独自饮泣,对体操漠不关心,“奥运会我一场比赛都没看,我怕一看到奥运会现场,自己会更难过。”
他陷入状态的“泥淖”,直到去年冬训才走出低谷。
单杠比到一半就知道能拿冠军
男子全能决赛,身在冠军组的肖若腾,被视为夺冠的热门选手之一。他在前几个项目中发挥稳定。但到了第五个项目、双杠比赛中,肖若腾出现了失误,“在比双杠时,我的肌肉有点抽筋,发挥得不是特别理想,下法动了一大步。”
比完这一项,肖若腾看了一眼远处的大屏幕,他没能看清楚自己的排名,“只知道是靠前的。”
双杠没比好,肖若腾知道是压力的缘故。此时,他的主管教练王红卫不在场内,他知道只能靠自己去调节心理状态。剩下的最后一项单杠,是能否夺冠的关键。
一个月前的全运会,他正是在单杠项目中表现不佳,没能站上领奖台。
肖若腾暗自对自己说,“我就不信这次自己成功不了。”
比单杠时,他彻底放手一搏,动作潇洒飘逸,下法有高度,落地站稳。
看到他单杠的表现,肖若腾的教练心里有底了,这次应该能拿到金牌了。肖若腾告诉新浪体育,“其实单杠做到一半时,我就知道自己应该能拿到冠军了。”
东京奥运会之路要一步步走
在夺冠后,肖若腾拥抱了自己的主管教练王红卫。这位教练曾培养出陈一冰与冯喆两位奥运会冠军。“我知道自己这一次夺冠,王指导也是很开心的,他这几年指导我非常辛苦,我知道有的时候他没有说出所有想说的话。他在比赛结束后,只是对我简单说了‘很棒’。”
在肖若腾的心里,王红卫道出的这两个字,足以胜过千言万语。
他还拥抱了助教滕海滨。这位2004年雅典奥运会鞍马冠军,在2012年随队到达伦敦后因伤无缘第二届奥运会。
滕海滨对着肖若腾淡然笑着,“你看,你全运会没拿到奖牌,这次比赛拿到了冠军,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肖若腾知道滕海滨最能理解自己的感受,“他经历过非常多的大赛,也遭遇过曲折,状态的起起伏伏。”
拿到这个冠军后,在被问到如何看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时,肖若腾会说:“我觉得还是要一步步走,我得先考虑明年的世锦赛,因为有男团比赛。”
“其实我以前就没想过成名。现在拿到冠军后,如果有更多的人关注我,那我一定会肩负起这个责任,大家对我的期盼很高,我会尽力做好自己。”
(董正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