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西-戈尔德
距离平昌冬奥会不到五个月的关键时刻,美国花滑名将格雷西-戈尔德宣布暂别赛场。原来,她正备受“抑郁、焦虑和饮食失调”等困扰。随着她勇敢公开病情,这些对于运动员来说羞于启齿的“隐形杀手”,逐渐引发公众重视。以下是美国媒体从该事件延伸出来的思考——
提到“奥运选手”时,脑海中可能会浮现这样的画面:劈波斩浪的迈克尔-菲尔普斯、自由翻腾的西蒙-拜尔斯或者是风驰电掣的尤赛恩-博尔特。这些是我们曾经目睹过的,但还有很多时刻同样能够媲美奥林匹克精神但却不为人知。
上周五,曾经两夺美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单冠军的格雷西决定取消原定下个月参加的两站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大奖赛行程。相较于目前关于美国橄榄球和足球的新闻,这一则消息(在美国)没有带来巨大的连锁反应,但不应如此。因为这很重要、这很勇敢!
“不能置身于大奖赛,这让我深感难过,但这是眼下的最好选择。因为目前我正接受抑郁、焦虑和饮食失调的相关治疗。这使得我无法为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达到理想的竞技状态。我对花滑和训练的热情依旧强烈,只是在经历了现阶段赛场内外的抗争之后,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寻求更加专业的帮助。”22岁的格雷西在声明中勇敢公开病情,并乐观表示,“离开的这段时间将有助于我变得更加强大,同时我也相信它会反映在以后的花滑演出中。”
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格雷西就宣布将暂别赛场,但当时并没有说明具体的原因。这次如果不是她本人透露,恐怕没有人会把她和这些词汇联系到一起。抑郁、焦虑和饮食失调——在很多情况下,备受困扰的人们甚至对此缺乏意识或者羞于承认。
较之上一代,“运动员心理状态”这一话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其中的榜样包括“飞鱼”菲尔普斯,他曾经向媒体公开谈论过那些可以追溯至2005年、一直困扰自己的心理问题。
对于大多数选手而言,当一生难得一回博的奥运会临近时,会去压抑或者忽视内心的起伏。这一次,格雷西选择直面心魔。
国家(美国)饮食失调协会首席执行官克莱尔-米什科赞许道:“我们很欣赏她的勇气和诚实。外界对于饮食失调存在着很大的误会,所以像她这样的名人的公开表态,对于那些同病相怜却对自己充满羞耻感的人们来说,有着极大的正面影响。”
要知道就连格雷西自己认识到这一点,也是花了相当大的力气。今年1月,她在跟奥运作家菲尔-赫谢尔交流时说道:“此前,我从不认为自己真正处于抑郁之中,或是我需要看心理医生。冰场以外的我都很好,只有在冰场或是训练时才变得不像我自己。我只是想有所建树,努力想成为全国冠军、世界冠军、奥运会奖牌获得者。”
但事实是:对他们来说,抑郁和焦虑时刻都在。大部分人会在跟格雷西相仿年纪或者更早,就遭遇到“心魔”。根据美国大学健康协会2011年的研究表示,19.5万大学生中,有多达半数的人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体会到了“压倒性的焦虑”。
首要做的是,消除外界根深蒂固的偏见。“运动员(患病)的风险正呈上升趋势。这是她声明中另一个有积极影响的地方,对公众能起到教育作用。”米什科还特别强调在美国有三千万人正与饮食失调作斗争。然而这一疾病,即使是在心理健康层面上都不常被讨论。
关于奥运选手的刻苦训练,常被描述的场景是:训练、跑步练习、健身房。就算是日常的生活,也大多是与家人在一起的幕后花絮等。那些接受治疗、与教练深夜长谈或者起床前的挣扎等都很少曝光。因此这次格雷西的做法,更显得弥足珍贵。
不论来年的二月,能否在平昌冬奥会上见到她的美丽身影,勇敢如她,已经是一位更具奥林匹克精神的“奥运选手”。
(Charl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