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北京冰雪氛围逐年升温。在冰雪季来临之际,孩子们已经摩拳擦掌积极“备战”了。日前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很多青少年都透露,他们已经开始接受非常系统的冬季项目训练,生活已经和冬季运动紧密结合在了一起。
毕文静(体操冠军)
“冰球是一项比较火的团队运动,希望他坚持下来”
作为体操世界冠军,毕文静一直让孩子保持运动习惯。她的儿子王子畅今年6岁,之前一直学习网球,由于脚踝受伤,希望增强腿部力量,一年前开始选择打冰球。
“小孩子开始都是非常开心的,很喜欢玩冰,觉得很有意思。现在这个阶段,他要学习滑行,各种基本功训练,有时候并没有很多乐趣,他也会有情绪不好的时 候,特别是教练都很严格,但我们也一直鼓励他,希望他能够收获更多进步。”毕文静说,“冰球现在比较火,大家都很关注,而这又是一项团队运动,对于孩子来 说是非常好的锻炼,所以也希望他能够坚持下来。”
晓月(媒体人)
“他还在学滑冰的阶段,过程中结识了很多好伙伴”
作为媒体人,晓月的工作和冰雪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她的儿子耳濡目染,也就对这项运动产生了兴趣,“我主要是希望孩子能够参与到团体运动中,做一些自己 感兴趣的事情。现在他还在学滑冰的阶段,可以掌握一项技能,后面会有更多在冰上配合、打球的部分,会更好玩,锻炼的难度也会更高,我也很希望他能更多接 触,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结识很多好伙伴。”
学习冰球的费用还是比较高的,大课一般也要四五百一节,对此无论是毕文静还是晓月都表示,“这个阶段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希望他们能够更多接触这项快乐的运动,养成很好的运动习惯,感受运动的美好。”
田天夫妇(冰球爱好者)
“打冰球能锻炼女孩子的性格、社交能力,非常棒”
小想想冀怿今年五岁,活泼的小女生是冰球场上的小可爱。乖巧的她因为爸爸爱好冰球,2岁半就开始上冰,和爸爸手拉手滑了8个月,已经可以娴熟在冰上滑行,今年10月参加了人生中第一次正式比赛。
她的妈妈田天说,“最初我不是很了解,觉得女孩子学冰球会不会(变成)女汉子。但后来觉得打冰球真的可以锻炼女孩子的性格、社交能力,非常棒。”对于这 项运动,每个月训练费用投入要超过一万块钱,对于如此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田天觉得,“重要的是孩子真的很喜欢,而且我们全家都很享受这个过程,希望她能 坚持。”
刘一阳(11岁学生)
“冰球是项特别有魅力的运动,虽然累但我很喜欢”
马又颖的儿子刘一阳已经11岁了,从5岁学滑冰到现在,冰球成为他们家最重要的一件事儿。
刚开始学的时候机缘巧合,刘一阳做了守门员。对于这个位置,很多小孩子都不太喜欢,刘一阳自己却充满兴趣,“我觉得守门员非常棒、很重要,我每天都特别喜欢去打球,这是一项特别有激情特别有魅力的运动,虽然很累,但我真的很喜欢。”
单纯的喜欢,让这个家庭的生活因为冰球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为了平衡学习和训练,训练场边还能看到刘一阳写作业的身影。马又颖说:“每次他去打球,我们都 是一家人出动。开始真的觉得很辛苦,但时间久了觉得这是特别美好的一件事儿,变成了我们家特别重要的亲子活动。”为了让刘一阳能够更好地提高,每年他们都 会到加拿大、俄罗斯等冰球发达国家去进行训练,“一家人的旅行目的地也都和冰球有着直接的关系。有时候旅行结束会觉得很累,但回过头看看照片,看看他在场 上获得的进步,觉得非常开心。”
栾云(孩子母亲)
“他与球友的友谊深入到了生活,家长们也成了朋友”
栾海涛今年11岁。在国际学校念书的他,一周四次的冰球课是他最开心的一段时光,他的妈妈栾云告诉北京晨报记者,“刚开始孩子想学冰球是因为觉得好玩, 穿上护具看上去帅极了。正规训练也有抗拒不想上冰的时候,在这过程中,孩子也从家长的不懈努力中学会了坚持。在比赛的时候孩子们在赛场上拼搏,输了全队孩 子抱在一起哭,赢了全队孩子抱一起跳,不管是哭还是笑,家长的情感跟孩子都是一样的体会。”
对于未来她表示,“我家孩子有几个从五岁开始一起打球到现在的球友。这些年的友谊不光在冰球场更深入到了生活中,以后不管到哪儿都会是一辈子的兄弟情义,家长们也成为了好朋友,努力的方向都是一致的,这份感情尤其珍贵。”
张威扬
(青少年冰球教练)
“学冰球的孩子多了,家长对冰球的认识也更丰富”
张威扬从2012年开始做青少年冰球教练,现在主要负责昆仑鸿星小狼俱乐部2008至2010年龄段队员的训练和比赛。他说:“这个年龄段大约有150 多个孩子打球,近来明显感觉到打冰球的孩子更多了。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办,冰球的环境好了很多,各个区和很多学校都非常支持孩子打冰球,现在区级和 校级联赛也有了。”
说起孩子们的训练频次,张威扬表示,根据每个孩子和每个家庭的不同,每周的训练计划也不同,“大多数小队员平均下来 一周进行3到4次训练,练得多一周可以有10次。”通过训练可以感受到队伍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孩子们的能力也比之前要好。谈起现在的冰球环境,张威扬 表示条件确实越来越好了,“我小时候都是在室外滑冰,现在都是室内了,装备也都是世界顶级的。家长对于冰球的认识也越来越丰富,对于冰球给孩子带来的帮助 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北京晨报记者宋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