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维多利亚港和菲律宾苏比克湾,相距565海里。每隔两年,在这条航线上就有一场“亚洲最古老”的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半个多世纪来,这项赛事里,难有中国内地的船队接过象征着荣誉的锦旗。
直到两年前,一支帆船队开始改写历史。
今年4月初的苏比克湾,中国深圳的海狼队全体船员从赛事主办方手中接过两面锦旗——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总成绩第二名和IRC 1组第二名。
这是世界一级离岸帆船赛历史上首次有中国船队夺得总成绩亚军,而这已经是海狼队连续第二次进入该赛事的总成绩前三名。
近十年时间,从世界顶尖的帆船航海家郭川和翟墨,到奥运帆船冠军徐莉佳,再到如今的一级离岸赛事亚军船队海浪号,中国的帆船运动正在稳步发展,并且证明着自己的影响力。
海狼号。左六为莫俊杰。
历史性突破背后,是观念的转变
在海狼号从维多利亚港出发之前,船队的战术师莫俊杰并没有期望在成绩上有太多的突破。
“享受比赛就好,在海上什么都有可能遇到”,这位从8岁就开始与帆船结缘的职业选手,在赛前显得很低调。
毕竟,在今年的比赛里,29支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船队里有不少能力出色的职业选手,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位美洲杯帆船赛中的明星船员。而海狼队之中只有5名是职业帆船运动员,剩下的都是业余选手。
不过,当他们到达苏比克湾的时候,他们最终的总成绩只比冠军慢了7分钟。
莫俊杰从海狼号身上看到了中国内地帆船水平不断进步的缩影,“我希望我们能成为其他中国内地船队的榜样,鼓励他们一同参加这样的离岸赛事,有机会加强队员训练,提高水平。”
事实上,中国拥有极为悠久的帆船航海史。相传于公元前200年的汉朝帆船便已出现,而帆船首初出现于文献更要追溯到汉朝的《南州异物志》。
然而,中国现代帆船运动的处境远没有历史那么光鲜。
当徐莉佳在伦敦奥运摘得金牌时,大多数中国人对于她所参加的项目激光雷迪尔级都道不出所以然,更多人谈及帆船时,都不自觉地加上“小众”、“贵族运动”、“奢侈运动”这样的标签。
“帆船在中国内地这些年发展的很快,其实在几年之前,我跟朋友说到帆船,他们还想象不出是什么样子,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会在周末和我一起出海训练。”
莫俊杰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他看来,帆船运动之所以能在内地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观念改变。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帆船不是一项“奢侈运动”。
中国海帆船赛的现任主席Simmon Powell就说,“富人可以拥有一条帆船,但普通人可以享受帆船运动。”
帆船人才去哪找?
越来越多人开始对帆船运动有了新的理解,多少也得益于这几年国家体育总局对水上运动的开放态度和鼓励政策。
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了多部委一同印发了《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在这份《规划》中,国家体育总局明确指出:
到2020年,水上运动俱乐部达到1000个,全国水上(海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达到10个;同时到2020年,水上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
“整个帆船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样也会促进这项运动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作为一名职业帆船运动员,莫俊杰对中国内地帆船运动的未来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
其实,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帆船游艇协会。据香港游艇会介绍,香港游艇会是全世界最大的帆船游艇会,有12000多名会员,在香港本土的会员有6000多人,而活跃会员达到3500多人。
“虽然叫做香港游艇会,但我们主要是服务帆船和划艇活动,推广帆船运动发展。”香港游艇会会长卢浩然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国外的协会小,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热爱帆船的人数和帆船水平。
“之所以外国的这些协会人数少,是因为他们的协会数量太多了,最大的协会也只有几千人,但是可能隔几条街就有好几个类似的协会。”
卢浩然会长提及的这一点,其实正是中国帆船运动如今面临的一个问题——人才依旧缺乏。
在香港,像莫俊杰这样的职业帆船运动员只有几个人,即便在内地,数量也不多。
一份《2017年中国体育赛事价值报告》关于水上运动的部分数据显示,“未来三到五年之内,水上运动产业发展的人才缺口,保守估计将达到数十万人,而我们现有的从业者只有几千人。”
从竞技体育人才到群众体育人才,再到水上产业从业人员,每一块都处于人才储备缺乏的状态。
让更多人到海上去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国内的优秀帆船赛事越来越多,很多人依旧对于帆船敬而远之,从成年人到青少年,一种“畏水”心理普遍存在。
这主要源自于对大自然的畏惧以及那些“来自海上的噩耗”。其实在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开始前,沃尔沃帆船赛就有一名船员落水遇难,而在之前,中国顶尖航海家郭川也在挑战世界纪录时离开了我们。
“每一项运动都有危险,跑马拉松也会有人猝死,关键是在参与运动之前了解如何保护自己。”专注于帆船和航海的《Asia Yacht Press》杂志总监雷素珊自己也是一名业余帆船运动员,“中国海帆船赛有快60年的历史,从来没有出现过船员遇难的事件。”
那么,如何鼓励、推广和扩大帆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被问及这个问题时,莫俊杰的回答很简单,“让更多人到海上去体验一下,他们自然会爱上这项运动。”
这个答案看似简单,却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为中国留下众多航海纪录的郭川船长曾经就说过,“国内现在也出现了不少培训和租赁机构,花费几千元就可以接受培训、投身这项运动。其实想一想,从事其他运动你参加培训的花费其实也差不多。”
而莫俊杰则说,帆船和航海这个领域“其实很开放”,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混搭”同样可以参加世界顶级的赛事,“和马术、马球或者高尔夫这样的小众运动不同,帆船运动接纳每一个有兴趣的人,最重要是掌握安全的知识和航海的方法。”
“如果作为职业帆船运动员,在全世界各地航海比赛,收入至少是稳定的,而且足够养活一家人。”莫俊杰说得很直接,“但帆船运动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赢得奖金,而是为了一份荣誉和享受海上的时光。”
事实上,在全世界很大一部分的帆船比赛中,前三名基本上是没有奖金的。就像这场劳力士中国海帆船赛,各组别的冲线冠军和总成绩前三获得的都是赞助商准备的一只代表着荣誉的手表。
“如果真的喜欢帆船和航海,可能不会在意那么多。因为当你离开陆地,所有社会背景和地位都留在地上了,在船上你要独立面对大自然,又要和团队合作挑战自我。那些美景和挑战,如果不到海上,是永远体会不到的。”莫俊杰说。
来自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