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良
2018年全国体操锦标赛暨亚运会选拔赛,是里约奥运会后,国内报名采访记者人数最多的一次,国家队在2017年世锦赛拿到三金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乔良。
前往肇庆采访的记者都想采访乔良,听听他来到中国国家队执教的感受。但乔良却始终未开口,只有在女子资格赛后简单点评了运动员的表现。
从同行的口中,听到过描述乔良的话——“是叶领队把我介绍给他认识的,他笑着聊了几句,但婉言谢绝了采访。”
笔者也在现场看到过乔良,他身穿深蓝色西服、板寸发型,在颁奖仪式时站在远处,微笑着拿手机拍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现在的他,与照片里拥抱肖恩-约翰逊时相比,还是被岁月悄然留下了痕迹。
这次比赛,他是以仲裁委员会成员的角色亮相于赛场,没有去比赛馆旁边的训练场,因此,笔者也无法看到他在执教时的模样。当然,要了解乔良的方式很多,新浪体育采访了多位体操圈内的教练与著名解说员陈滢,一起探讨乔良带来的变化。
M教练:一件很小的事情他都会对你说声谢谢
M教练是一位年轻的教练,从运动员身份转变到教练身份没多少年。在转型为教练后,他跟着一位老教练,学到了不少。但在乔良来到队里后,他清晰地看到了乔良训练模式的不同。
他隐约记得,乔良第一次现身体操馆是在今年的1月23日,“第一天进馆,他就笑嘻嘻的,让队员集中,玩游戏,练练力量。”三个多月的时间,M教练也会特地留意乔良的一些特点,在他看来,乔良是一位细心、谦逊的教练,“他对我们说话非常客气,如果有问题咨询他,他会非常耐心地告诉我们。我感觉他回来是带给我们新的训练理念,让我们知道体操有另外的训练模式、方式。也许他带来的新的理念,能给队伍在东京奥运会周期中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乔良的细心在于——“他会仔细观察每一位队员的训练状态,去分析她们的训练量,让她们的训练更合理化。”他的谦虚在于——“很小的一件事,乔导都会说谢谢,比如帮他拿一个东西,他就会说谢谢,这让我们心里很开心。”
他注意到乔良特别注重女选手腿部的力量训练,“他对运动员的腿部力量训练较多,这是他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现在我们在按照这个模式去练。一个冬训下来,我们一些运动员的腿部力量的进步是明显的,腿变粗了,我感觉她们的发力比原来更脆了。”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参赛,乔良都会让每个组的队长说一些感激教练的话语,这体现了团队的凝聚力,“其实乔导的训练量还是很大的,但他会通过做游戏等方式来缓解队员的疲劳。在赛场上,他会让每一个小组的队长说一句励志的话,带着组员感谢教练,感谢帮助过她们的人。现在时间还短,我觉得再过一段时间,女队的情况可能会更好。”
王群策:去了美国让我对体操有了颠覆性的认识
2017年12月,王群策和徐惊雷带着陈一乐、刘婷婷等队员前往美国,他们的落脚点就是乔良的俱乐部。
12月13日,不常发朋友圈的王群策更新了一条有关乔良俱乐部的外景,湛蓝色的天空下,俱乐部的房子在白色与深红色2色的相衬下显得格外干净澄澈,深红色的“CHOW’S GYMNASTICS & DANCE(乔良的体操和舞蹈俱乐部)”让这个建筑有了它的属性。
在去乔良俱乐部前,王群策从运动员到教练,在体操界已经干了40年,“我之前干体操干了40年,一直是一样的模式,这次去了美国后让我有了颠覆性的认识,我在总结里写道:原来体操还有这种练法。”
“在美国,5、6岁的孩子就开始身体素质,练能力,我们是无法想像的。能力强了后,就算做动作,这个动作歪过去了,但我有力量我就拉回来了,但我如果没有能力,就会失误。从今天的比赛和资格赛的比赛,我就认为美国的训练有优势。”
他感谢乔良带来了新的训练理念,“王群策说到了2点,第一点就是能力的提升,“具体体现在能力上。以前国内的训练,到了赛区一般就是活动活动,可是把乔良这套系统引进后,每天都做成套。”另一方面就是增加了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和举重队一样,占了50%,技术练得少了,成功率高了。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体操能力是前提。”
陈滢:亚运会和世锦赛是检验乔良带队成果的比赛
作为央视解说员,陈滢这次在肇庆全程解说了比赛。作为解说员,她对体操动作了解钻研,也敢于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她对新浪体育坦言,自己并不太了解乔良,“我和乔良没有什么交流,我觉得他是一个Open(思想观念开放)的人,有语言的优势,他在美国生活了那么久,一定知道美国队有哪些优势。”
在陈滢看来,摆在乔良面前的困难并不少,“女队现在的情况是‘四面楚歌’,以前主要对手就是俄罗斯队和美国队,现在,日本队、加拿大队和德国队的实力都已经起来了。”
另外,陈滢还说到了1点,“乔良是从自己的俱乐部开始执教,到美国国家队执教,现在他的性格和执教风格是否能够适应到中国国家队执教,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带着这些疑问,陈滢会持续关注女队的表现,她认为,“亚运会和世锦赛应该是检验乔良带队成果的比赛。”
(董正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