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京冬奥组委会同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联、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在京联合正式对外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人才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建设专业化、国际化人才队伍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开发培养11支人才队伍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人才行动计划的出台,是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进入“北京周期”以后,北京冬奥组委首推的重要举措,表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成为北京2022年的战略选择。
人才行动计划分11个专项
《人才行动计划》分两个层面,布局了11个专项计划,包括:国际优秀人才集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竞赛管理人才开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发展志愿服务行动以及合同商人才联络培养专项计划等。
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副部长杨阳表示,本着开放办奥运的理念,吸引高端人才前来北京工作,我们已经招募了7名2018年平昌冬奥组委工作人员,主要涉及场馆管理、竞技赛事组织、体育展示等方面。 “国际雪联高山滑雪委员会主席鲁西是我们聘任的第一位外国专家,他曾经为9届冬奥会设计了高山滑雪赛道,是业界公认的顶尖人才。自2016年11月鲁西先生受聘以来,他和我们的筹办团队,先后8次到延庆赛区踏勘赛道,数次登上小海坨山,悉心研究确定赛道设计工作。”杨阳说。
“走出去”和“请进来”
在平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期间,北京冬奥组委累计派出254人参与实战培训。在“走出去”学习的同时也注重“请进来”,引入优质的智力和知识要素。北京冬奥组委整合学习培训资源,建立了通用培训、专业培训、场馆和岗位培训体系,并把培训工作列为人才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部长于德斌表示:“今年全委将开展17个赛会服务培训项目,预计覆盖2720人次。”
开始建立人才储备库
在谈及人才储备时,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闫成表示:“根据人才行动计划,竞赛管理人才开发专项计划等已在进行中。”
北京冬奥组委今年布局了18个专业培训项目,预计培养1100人次,并按照边培训、边保留的方式,抓紧组建一支国内技术官员队伍。比如赛道工作人员较缺乏,北京冬奥组委就面向全国遴选拥有高级道滑雪技能的专业人才,目前已有1862人报名,张家口市也摸底并汇总了区域内7大雪场的426名专业工种人才名单,初步建立雪上项目专业人才储备库。下一步,北京冬奥组委将分竞赛辅助、赛道作业、安全防护、紧急救援、雪务工作等5个专业方向,对储备人才进行强化培训。
同时,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团市委等单位面向来自全国的113名平昌冬奥会中国志愿者开办了培训交流营,最终保留了70名有经验的骨干志愿者。并从北京高校遴选了230名拥有中、高级道滑雪技能的青年学生,组建了一支由32名体育教师组成的滑雪教练员队伍,列入专业志愿者储备库。
本报记者 孔宁 J087
相关
国际滑联代表满意北京冬奥组委工作效率
“冰丝带”外形让人着迷
本报讯(记者孔宁)5月24日至27日,国际滑联副主席埃斯普利等国际滑联技术代表来京,就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场馆规划建设和竞赛组织开展赛前考察,并高度赞扬了“冰丝带”速度滑冰馆。
国家速滑馆外立面由3360块超白玻璃拼接出外观自由流畅的椭圆形曲面,玻璃表面通过彩釉印刷营造出轻盈飘逸的丝带效果。据业主单位介绍,“冰丝带”地下结构将于今年6月完工,9月完成看台结构,年底结束钢环梁和索网结构施工,明年6月完成玻璃幕墙施工,明年年底全部工程完工。
国际滑联负责速度滑冰的第一副主席、技术代表埃斯普利表示,“冰丝带”的外形设计“让人着迷”。与去年来京时相比,“冰丝带”建设取得巨大进展,他很满意北京冬奥组委和业主单位工作的效率和细致程度。作为北京赛区的两个新建竞赛场馆之一,“冰丝带”将与不远处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共同组成北京“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埃斯普利认为,“冰丝带”的地理位置有助于增强速度滑冰这项运动的“能见度”。“在奥林匹克公园宏伟的夏奥场馆附近建一座速度滑冰馆,这在世界上都是独特的。2022年,运动员们在这个场馆受到观众们的欢迎,一定会很高兴。”他如此说。
埃斯普利表示,“冰丝带”在冬奥会开幕前两年完工,将为比赛创造最佳条件,2022年有机会产生一些新的奥运纪录。按照规划,2022年冬奥会后,国家速滑馆将成为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五位一体的多功能冰雪中心。埃斯普利对场馆的赛后利用很有信心,他相信“冰丝带”将吸引世界各地的速度滑冰健将前来比赛。他也对场馆冰面能够实现速度滑冰和其他冰上项目以及公众休闲功能的“共存”表示赞赏。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