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冰上运动中心。 上海体育 图
国际奥委会18日宣布,2022年北京冬奥会新增7个比赛小项,届时总共将产生109枚金牌。
这也代表着,2022年北京冬奥的脚步和备战的紧迫感,真的到来了。
而上海,作为“北冰南展、推动3亿人上冰雪”的前线之一,也已经为迎接冬奥、输送人才做好了准备。
7月18日下午,陈群副市长赴浦东新区调研体育工作。
2018年7月18日,上海市副市长陈群莅临浦东调研上海冰上运动发展情况。前国际奥委会委员、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委员会主席杨扬等也参加了调研。
在上海,飞扬短道速滑队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支以俱乐部形式成立的短道速滑队,队员中年龄最小的刚满6岁,年龄最大的13岁。
这群孩子,是杨扬的梦想。
5年前,她带着“为上海组建一支专业队”的愿望而来,在浦东新区经营冰场开始创业,如今她的徒弟们已代表上海队参加全国冬运会,拿到乙组金牌。
随着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这位冬奥会中国首枚金牌获得者有了新目标——2022年北京冬奥会,力争让飞扬出品、上海制造的冰上弟子登上奥运赛场。
“2013年冰场刚开的那会儿,每天大部分时间是空闲的;如今,每天的日程表几乎都是满的,连浇冰都是分秒必争。”飞扬速滑队教练李秀明在接受《解放日报》采访时表示。
上海近年冰上场馆增多。
而另一名教练马晓军则说,“一开始,上海几乎没人知道什么是冰球,现在有近10家俱乐部开展青少年冰球培训,长期参加训练的孩子有500多人。据我所知,上海6岁、8岁、10岁年龄段打冰球的孩子比哈尔滨这座传统冰雪城市还多。”
飞扬冰上运动中心的蓬勃发展,其实是上海体育执行国家战略大力开拓冰上项目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上海共有13块成规模的冰场,包括冰球、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和队列滑在内的各个冰上项目,都已经在这些冰场“安营扎寨”。
而像飞扬这样冰上场馆的增多,各种世界级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等顶级赛事的举办,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着上海的冰上人口。需求多了,专业的培训也应运而生,成为冬季运动的助推力。
目前,拥有硬件、场馆优势的上海,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国际赛事,已经成为冰上国家队备战冬奥会的另外一个“训练基地”。
去年11月,两大冰上世界顶级赛事登场上海。短道世界杯上海站暨平昌奥运资格赛率先登陆,来自世界的短道精英将竞速申城;国际滑联上海超级杯随后新装上阵,花样滑冰、队列滑、短道速滑“三英荟萃”,这更是国际滑联首次以一座城市来命名的冰上赛事。
杨扬为中国获得历史第一枚冬奥金牌。
在本次调研中,陈群副市长详细地了解了杨扬五年来在上海推动冰上运动的做法、经验与体会,并询问了杨扬冰上运动在上海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比如场馆运营成本高不高、参加冰上运动的人群规模有多大、全社会对冰上运动的认知和参与程度等等,杨扬都逐一做了回答。
杨扬此前也曾表示,“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体育运动发展,我们冰雪从业者有责任普及推广冰雪运动的教育功能,让更多人参与,迎接盛事到来。”
在了解到上海有不少的孩子虽然天赋很好,但12岁以后普遍因为学业负担和缺乏上升通道等原因而放弃继续参加冰上训练这个现状时,陈副市长希望飞扬俱乐部能在这方面多做探索、实践和研究,形成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把优秀的冰上运动苗子保留在梯队中,夯实上海冰上运动发展的基础,扩大参与冰上运动的青少年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