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穿15公斤装备半小时巡逻5公里
钢盔3公斤,防弹衣3公斤,防暴盾牌4公斤,加上手枪、警棍、武装带、执法记录仪等其他装备一共15公斤的装备穿在身上,穿梭在沈阳站西出口的人群中。
汗水,沿着头盔内侧一直滑落到脸上,因为手中拿着装备,他们腾不出手擦一下。
在体感44℃的高温下,沈阳市公安局铁西分局巡特警大队沈阳站西出口巡逻组的武装特警每天执勤12小时,每半小时的步巡路要走近5公里左右。从警5年半的特警袭祥治说他和同事每天都要互相打趣,就当蒸桑拿了!
15公斤装备穿在身上 每半小时走5公里
昨日下午2时,沈阳站西出口室外温度已经达到高点,一辆警车停在二层送站口的最里侧,两名全副武装的特警正在和另外两人换岗,28岁的巡逻警袭祥治简单整理了装备,跟同事开始了又一轮的步巡。
一辆武装驻巡警车共配备4名特警,巡逻时间从早上8时到晚上8时共12小时。每两人一组全副武装进行步巡,每半小时交替一次,每次大概要走5公里。
手上抄起防暴盾牌,袭祥治特意举手抻两下,让盾牌上的把手可以更牢地固定在胳膊上,“这盾牌重,要是不戴紧,走走路会往下掉。”
除了重4公斤的防爆盾牌,袭祥治头上还顶着3公斤重的钢盔,身上穿着4公斤重的防弹衣。再加上警棍、武装带、执法记录仪等单警装备,袭祥治全身装备重量要超过15公斤。与他同组的另一名特警虽然没有装备防暴盾牌,却配备了手枪等其他武器。
记者体验:轻装走3分钟全身湿透 头盔里能倒出水
记者跟在两名特警身边,在沈阳站西出口的进站口周围步行巡逻。刚走不到3分钟,记者身上的半袖T恤已经湿透,汗水从鬓角流下来,步伐明显跟不上两名特警。
已经走到前边的两名特警虽然身着“重装”,步伐依然平稳迅速。当有人问路,两名特警停下来时,汗水已经从袭祥治的钢 盔内沿流下来,汗珠挂了满脸。然而因为手持装备,他根本腾不出手在脸上擦一下。
跟同事互相调侃“每天都省桑拿钱”
半小时后,两人回到警车换班,做简单休整。袭祥治稍微松了一下身上的防弹衣,将盾牌暂时放下,但却没有摘下身上的装备,“按要求,休息时不能脱装备。”袭祥治摘下钢盔,记者看到头发已经完全湿透,用手向上抓都可以一撮撮立起来。袭祥治翻下手中的钢盔,一小股汗水从钢盔里倒在地上。
袭祥治笑着说,其实巡逻时还能感觉到一点微风,而守在警车里最考验人,警车只能开点窗户,车里温度比室外还高,那真是桑拿房!面对这样的高温,袭祥治经常跟队友互相调侃——“每天都省桑拿钱!” 辽沈晚报记者 吕洋
中午高峰期一小时出1800单 外卖骑手爬楼送餐
昨日,沈阳的高温天气让外卖骑手的订单量明显增加,商家店铺的线上订单量出现上涨趋势,外卖骑手在热浪中奔波。高温加之“爆单”,无疑对外卖骑手体力是种挑战,为了限时内送达餐品,小跑、爬楼争取时间,多位外卖骑手昨日在工作期间出现中暑情况。
高温天 线上点餐量激增
酷暑天里,到了吃饭时间,很多人选择足不出户,拿手机操作点外卖轻松解决,这也促使外卖骑手送单量增加。昨日,惠工广场附近饿了么蜂鸟配送站站长韩晓光介绍,当天中午11点半到12点半之间,仅仅一个小时出单量就达到了1800单,配送站内的110余位外卖骑手忙个不停, “天热了,客人都不愿顶着烈日到店就餐,都改成网上订餐了。”韩晓光说,“中午那一会,1分钟平均出单120个,比平时中午多了400多单,爆单大伙背单量就多了。”
一出门全身湿透 三外卖骑手中暑
除了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之外,高温天气下外卖骑手们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及时补充水分,防止中暑。
骑手刘忠诚告诉记者,“大箱子里还要装上自己喝的水,像天气这么闷热,两大瓶水肯定不够,出去跑一趟,浑身上下都得湿透了。”
干外卖骑手这一行,没有好的体力根本吃不消,夏日送餐工作最为挑战的就是在中午高峰点,为了能够节省时间,不超时送餐,很多骑手选择步行上下楼,跑上跑下的过程中也消耗他们大量体力。韩晓光介绍,仅昨日中午,配送站就有三名外卖骑手出现中暑症状,“三名骑手都是因为爬楼梯赶时间,加上背单多而中暑的,已经给他们放假回家休息了,骑手工作确实辛苦,希望广大顾客也在特殊天气对他们多一些谅解和包容。”
好心顾客让外卖骑手感动
虽然订单量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但骑手们在烈日下的工作强度也增加了不少。彭渤是一位新骑手,第一个酷夏让他的骑手历程充满挑战,勤奋的他将自己电动车上绑上两个餐箱,跑一趟能多送些。这天太热了,订单又多,每天最热的时候基本都在外面跑,最怕就是送单超时,彭渤中午送餐时遇到了一位“暖心”顾客,“中午那会我有一趟同时送5份餐,其中有一份要送往盛京医院的水果捞,如果先送这份餐,其他四份肯定超时,离得远都不在一个区域,我心里正着急呢,这个客人打电话告诉我不着急,晚点给她送也行,快两点送到她那,一点也没怪我,真挺谢谢这么体谅人的客人。”
昨日,饿了么提供的沈阳高温消费趋势官方数据显示,因为高温天气而选择三餐在家避暑点外卖的用户,他们在“高温周”一周订单量超过21单(日均单量过3单)。“外卖避暑用户”在沈阳有348位,其中最宅一位沈阳人近一周单量共43单,日均超过6单,可以说是资深外卖避暑用户了。 辽沈晚报记者 王月宏 吴章杰
“五一奖章”快递员 一天喝三四升水
酷暑难耐,人们都留在室内吹空调,一群顶着太阳穿梭在“热浪”中的人还坚持忙碌着……
昨日8时许,已经将当天第一批快递包裹装上派件车的李想带上了前一天冻好冰的5升容量大水桶出发了新一天工作。
沈阳的高温在上午10时前就已让人热得难受,此时,李想和同事已经奔波在送件取件的路上,“送件时感到最幸福的是能有个阴凉点儿的位置停车,借着树荫能缓缓。”
1985年出生的李想是沈阳市邮政公司三好街营业部的投递员,三好街附近居民和商户对他都十分熟悉,但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工龄已经有15年了。今年,因为表现突出、事迹动人,李想被沈阳市授予了“沈阳五一劳动奖章”的荣誉。
每天早上6点半,快递站点就已经全员到岗,逐件扫描快件分别装车,要求投递员们在8时许出发,13时前回到快递点进行当天的第二次分件。在平稳期,李想所在的快递点平均每天派送1200多件包裹,平均每人送120件左右。
面对酷热天气,李想的防暑方式就是“多喝水”。送好上午货后,李想早汗流浃背,拿出车上的大桶矿泉水喝上几口才能感到舒服些,为了尽快将货物送完,李想经常省去吃午饭时间,“天一热就不感觉饿,不吃饭能挺住,不喝水太容易中暑,一天这个大桶,能喝个大半桶,剩下的水洗洗手巾,搭在脖子上,也能凉快一小会二,今天就打算午饭晚饭合成一顿吃了。” 辽沈晚报记者 王月宏
高温下一天执勤六小时 交警拿藿香正气水当水喝
知道抹防晒霜也得晒黑但上岗前还要抹两层;知道总喝藿香正气水不好但上岗前还要喝一瓶。昨日,25岁的沈阳女交警李一丹在工作间隙接受采访时说:在烈日下坚守岗位为了预防中暑,上岗前喝藿香正气水是我们的“秘密武器”。
李一丹是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女子特勤大队二中队的民警,工作在青年大街和文艺路交会处的警备岗位,25岁的她从事交通警察工作已经3年了,经历了去年8月份的酷热,“前些天总下雨,我还窃喜以为今年没事了呢,不能那么热了呢,没想到今年的热天来得挺突然。”
昨日下午2时30分许,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在警备岗位的东南角,地面新铺就的沥青路面,黑黑的路面踩上去感觉格外热,“我的脚底都烫得慌,尤其是裤子热得都烫腿。”李一丹说。
李一丹穿的是制式长裤,裤子在太阳下暴晒积蓄了那么多热量却不能散发出去,“热得烫腿”确实是很形象的说法。“鞋是配发的制式鞋,鞋里也不能垫太厚的鞋垫,那样反而更热。” 李一丹对于防暑很有经验。
说起上岗前的防晒降温准备,李一丹的做法并没有太多特殊的准备,“因为我知道抹再多的防晒霜也没有用,一样会晒黑,我的防晒霜SPF值都是50+的,上岗前要抹两层,只是为了心理上的安慰吧。“
应对高温防中暑,李一丹还有一招:喝藿香正气水。李一丹准备了藿香正气滴丸和藿香正气口服液,每次上岗都喝一瓶。警备岗的下午班是从下午1时15分到晚7时15分,李一丹和同事轮换上岗,每次上岗时间为50分钟,到了晚高峰的时候需要双人在岗,所以李一丹每天要喝至少4瓶藿香正气水。
“家人和老同事劝我喝这个,说是预防中暑。这药挺难喝的,味道挺特别,开头真喝不下去,但为了不中暑,屏着气息也得喝,喝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父母多次对李一丹说要给她和同事送西瓜和饮料,但李一丹没让来,“家人支持和关注我的工作就够了,来送东西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再说我们这里防暑降温的物品都有。“
在酷暑中工作,体重是否减了很多?“每天体力消耗太大,你看我能胖吗,胖得起来吗?”身材纤细的李一丹笑着说。辽沈晚报记者 吉向前
坚守烈日下的比赛场 裁判员衬衫袖子拧出水
在今夏沈阳的第一个高温日里,2019年辽宁省大学生田径比赛暨2020年全国学生运动会(大学生组)田径项目选拔赛也在沈阳体育学院田径场如火如荼地进行。当运动员疾如闪电般进行各项比赛时,裁判员却忍受着烈日的炙烤仍然坚守在裁判岗位上。
不能戴帽子 脑门火辣辣
“嗖!”当运动员掷出的标枪从空中划过,外场裁判员鲁俊华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还必须看准标枪枪尖的着地点。虽然昨日天气异常炎热,但由于裁判工作的需要,他必须保持视线不受任何遮挡,因此他一整天都没法戴帽子,只能任凭太阳暴晒,脑门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
下午3时许,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女子乙组的9名运动员按照顺序,每人进行3次投掷。而每次投掷时,鲁俊华都必须站在场地内,一丝不苟地看着标枪从空中飞来;当标枪落地后,再迅速跑到着地点旁边进行标记,几乎每次他都要蹲下身,详细地查看枪尖的落地点,不能有丝毫偏差,再配合测距员进行激光测距。
一组运动员比赛结束,鲁俊华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今天的确非常热,晒得脑门都火辣辣的。”国家级裁判鲁俊华说。
标枪比赛的主裁判齐作成也没戴帽子站在太阳地里。他的工作职责不仅需要与外场裁判配合,组织比赛进行,还需要认真观看运动员的投掷动作有没有犯规,因此为防止遮挡视线,也不能戴帽子。
每名运动员比赛后,他都要马上在投掷线前放上安全墩,防止运动员误投;当外场测量结束后,再移除安全墩,运动员方可投掷。每次投掷之后,他都要重复这套动作,一场比赛下来同样是满头大汗。
平沙坑 衬衫袖子拧出水
三级跳远场地内,每当有运动员跳完,工作人员都必须马上平整场地。这个活儿看起来是把沙坑抹平,但运动员倾尽全力起跳砸出的沙坑往往又深又实,因此平整起来并不容易。
平整沙坑用的工具,手柄是金属的,板面是木头外包裹不锈钢板,重量约为5公斤左右。昨日下午3时30分,刚刚进行完的一组比赛中,有36名选手参赛,没人跳3次,共平整场地108次。
负责平整场地的工作人员,沈阳体育学院的两名学生。他们平时练习的体育项目,是铅球。在比赛间隙,他们躲到背阴处休息,才发现自己的脸和胳膊已经被晒得通红,衬衫袖子都能拧出水。“今天实在是太热了,整理沙坑比平时训练流的汗还要多。”平整场地的学生说。 辽沈晚报记者 王琳
急救人员抬患者下八楼 搭脖子上的毛巾拧出水
40℃高温,平地走几步也会流汗,120急救人员抬着担架爬上八楼,又将体重130多斤的患者抬下八楼,患者被平安送达医院,他们的工作服都已湿透。
昨日,沈阳迎来40℃高温的天气,这一天也成了120急救人员最为忙碌的一天。120皇姑一分中心的13名急救人员从早8时上班开始出诊,截至下午4时一天出诊转运36人,抢救患者24人。
抬患者下8楼 擦汗毛巾拧出水
“120急救中心吗,我家有人头晕呕吐,请快过来帮帮我。”7月22日上午9时15分,120皇姑一分中心接到急救电话,此时在242医院刚刚送完肇事患者,还没返回站内,李德伟与同事就接到了新任务,赶往皇姑区一居民家急救。
“患者住在8楼,楼下三层是门市,所以患者所在楼层基本等于10层楼的高度,而且没有电梯。”抵达患者家附近,李德伟与同事下车后迅速抬着担架开始爬楼。
“说不喘那是假话,爬这么高的楼层,而且还不能歇气儿,谁爬谁都得喘。”爬上八楼,李德伟已经顺着额头淌汗,负责抬担架的穆尚杰和李君开玩笑说:“还是我们明智,事先准备了毛巾。”
果然,这条毛巾派上了大用场。到达患者家里后,经过现场急救措施后,家属要求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观察,因为患者处于头晕状态,自己无法走下楼,所以必须由医务人员将其抬到一楼。“患者五十多岁,体重130多斤,走廊里格外热,我们抬了一层楼就开始流汗了。”穆尚杰说幸好脖子上搭条毛巾,随时擦汗,不然汗珠流到眼睛里遮挡视线非常危险。终于,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患者被平安转运到医院,此时,他们脖子上的毛巾已经湿透能拧出水来。患者家属拉住急救人员的手不住地表示感谢。
抢救老人 做30分钟心肺复苏
“一二三,一二三……”,李德伟双手按压在老人胸部,半个小时不停地为老人做着心肺复苏。
昨日14时左右,李德伟所在的急救车接到一名孕妇的求助电话。孕妇从凌源坐火车到沈阳,腹中胎儿有危险,打120求助。他们赶到北站将孕妇转运到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孕妇刚被送下车,一位老人家属打来求救电话,称家中一位八十多岁老人情况不太好,请求帮助。
李德伟招呼大家迅速上车,急救车风驰电掣地开往皇姑区北行附近一小区。急救车到达小区后,李德伟刷的拉开车门,跳下车,一个健步冲进屋,他摸了一下老人的脉搏,马上呼喊同事快把急救设备拿进来,老人没有呼吸和心跳,需要就地进行急救。
将老人从椅子上抬到床上,李德伟马上开始为老人做心肺复苏,一组,两组,三组,一刻也没有停过,在狭窄又不通风的小屋内,十几分钟的工夫他的后背就湿透了,很快汗水流了满脸,模糊了他的双眼,但是他仍旧坚持没有停。
看着后背完全湿透的急救人员,老人家属深深地被感动了,经过三十分钟的抢救,虽然很遗憾,老人没能苏醒,但是家属仍向急救人员表达了深深的谢意:“谢谢你们,你们尽力了。”
在120皇姑区一分中心的一天,记者鉴证了急救人员全天没有休息,连午饭都没有按时吃上,他们一直在急救的路上,顶着高温去抢救患者。辽沈晚报记者 刘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