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为何落户辽宁
——专访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宋彦麟
4月1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
这块近120平方公里的“试验田”,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支点,必将载入史册;是一台肩负国家责任的掘进机,意在以局部突破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全局提供新样本。
自贸试验区为何落户辽宁?就这一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宋彦麟。
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大举措。
置于改革开放的大格局观察,首个自贸试验区起步于上海;第二轮自贸试验区建设,落点广东、天津、福建三地;再到如今中央决定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在东北、西南、西北、中部地区进行布局,这代表着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进入了试点探索的新航程,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有利于推进各自差异化探索,形成对比试验和互补效应,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多点支撑。
综合多方因素考量,辽宁作为沿海工业大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自贸试验区落户东北,选择辽宁顺理成章。
与此同时,在宋彦麟看来,建设辽宁自贸试验区是中央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和东北地区迫切需要通过这样一场改革创新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辽宁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东北地区其他省份也普遍存在,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问题。
为此,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政策举措。中央批准在辽宁设立自贸试验区,是对支持东北振兴重大政策的强化和重大举措的具体化。
“在辽宁设立自贸试验区,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辽宁的信任,体现了国家对辽宁老工业基地和东北振兴的期望。”宋彦麟说,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将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在多领域、多维度做好“压力测试”,将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同时,通过辽宁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带动整个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发挥服务东北的龙头作用。
宋彦麟认为,中央把自贸试验区设立在辽宁,一个重要原因是,辽宁具备先行先试的基础和条件。
产业及人才、区位优势奠定了我省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基础。辽宁工业基础雄厚,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聚集了沈阳机床、鞍钢集团等一批国有特大型工业企业;我省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拥有大规模具有熟练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群体,区域内高校众多,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群体为辽宁振兴发展提供了充裕的人力资本;此外,我省恰好处于东北亚、中蒙俄等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上,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明显。
除此之外,宋彦麟介绍,早在2014年,以申办自贸试验区为契机,我省就已启动了先行先试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服务业开放等。目前,各项改革试验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自贸试验区真正价值在于,为国家试验、创新、先行先试,而不是为一地谋福利。”宋彦麟认为,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定要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面向整个东北地区来考量谋划自贸试验区发展,充分发挥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对东北振兴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