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辽宁新闻

丹东5对“资深”夫妻七夕补拍结婚照

时间:2019-08-08

73岁的金玉兰换好婚纱后,重新坐到了化妆镜前,穿着西装的老伴儿佟承业在镜子中看到她,老两口好像都觉得对方的样子有点陌生,相视一笑后说了句什么,佟叔在化妆台上的首饰盒中挑出一条珍珠项链,想给金姨戴到脖子上,却弄了半天也没有弄好。发现旁边的年轻人都微笑着在看他们,金姨不好意思地说:老佟这辈子头一次给我带项链!笨手笨脚的啊!

丹东5对“资深”夫妻七夕补拍结婚照

佟承业在帮老伴儿金玉兰戴项链。

七夕这天,住在同一社区的五对老夫妻结伴去补拍了结婚照,他们相濡以沫了一辈子,年轻时没条件也没机会拍上一张结婚照,这个七夕,这些已经走过金婚、银婚的夫妻们结伴圆了这个遗憾。

8月7日七夕节,这天的摄影机构是热闹的,年轻的情侣、夫妻们赶在这天想用照片定格感情的永恒瞬间,却在看到旁边等待拍摄婚纱照的“银发夫妻”们,自己先当起了摄影师,纷纷拿出手机想要拍照。

佟承业终于给老伴儿戴好了项链,他说俩人结婚的时候只是给同事发了几块儿喜糖和家人吃了一顿饭,没有拍一张像样的结婚照。年轻的时候两人要照顾患病的老人,抚养孩子,金玉兰阿姨也曾有过拍一张结婚照做纪念的想法,可也只能藏在心里。佟叔退休后,老两口到丹东和女儿一起生活,条件虽然好了,但是却觉得这么大年纪了再去补拍摄婚纱照怕人家笑话,这次还是知道是好几对老邻居一起去拍,才敢参加。

丹东5对“资深”夫妻七夕补拍结婚照

曲培伟和妻子赵兰香在看拍好的照片。

这边先拍完了的曲培伟、赵兰香老夫妻,从摄影师手里接过了相机,俩人乐呵呵地讨论拍地咋样,曲叔说,他俩是1972年结婚的,当时自己还在部队,俩人没有条件拍结婚照,只是在他回家探亲的时候,穿着军装和妻子在公园拍了一张合影,今年是俩人结婚第48个年头了,把结婚照补上也很有意义。

“叔叔、阿姨,靠近一点,二位把手拉起来,笑一笑呗!对对!这就拍了啊!”毛学武和老伴儿赵桂芳按照摄影师的要求摆着动作。赵桂芳阿姨说,他俩是在毛叔当兵回家探亲的时候认识的,两个人经过了三年的书信交来,在1970年结婚了。那时候毛叔在部队,赵阿姨在丹东上班,还要带刚出生的孩子,两人这样异地生活了8年。

“那8年她都不给我写信!”毛叔说起这事还在埋怨老伴儿,说每次都是自己写信报平安,问家里的情况。赵阿姨笑说那时候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忙里忙外的,哪有时间写信,有时候收到丈夫的信,看得眼泪含在眼圈里,想说些什么又怕给他增加负担,只好少写。

1978年,毛叔转业回到丹东,两个人却也没有补拍一张婚纱照,今年老俩口把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翻出当年写过的信,回忆了一下过往的日子。毛叔说,明年我们就结婚50周年了。终于可以圆老伴儿穿婚纱的梦,不用再羡慕别人了。

带着老夫妻们去拍照的丹东六道街道新村社区党委副书记沈粹说,社区组织这次活动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完成老人的心愿。老人们风风雨雨牵手走过了几十个年头,有着相濡以沫一生的幸福。这次补拍婚纱照的五对老人,都是社区内家风良好的典范,他们经历过不一样的人生,但共同点都是在年轻结婚的时候没有拍摄过婚纱照,社区想圆了老人们这一份缺憾。七夕节,不光是年轻人的节日。也是属于老人们的节日。

  • 上一篇:辽宁公务员因失信违约被问责 拟将纳入失信黑名单
  • 下一篇:沈阳皇姑区将推进科技馆等超50亿元项目落地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