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9月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大连高新区众创空间示范基地成为会场内外关注的焦点。时隔两年,夏季达沃斯年会再次来到大连,在此期间,大连众创空间发生了哪些变化?那些年轻创客有了怎样的进展?6月21日,记者获悉,大连高新区刚刚获得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短短两年时间,高新区服务初创企业的众创空间数量从23个增加到34个,面积从3.2万平方米增加到9.4万平方米,有630家企业从这里诞生,平均不到3天就有一家创业企业出现,实际引入资金2.7亿元。
6月20日8时30分,一批年轻人陆续进入大连高新区“创业e港”。在二楼的“创业工坊”内,挤满了朝气蓬勃的90后。在这里,一个房间就是一个公司。在办公区中间的展台上,记者看到两个台灯一样的产品。扫描一本五六百页的书籍,它三四分钟就能完成,而且可以储存、转化为各种文档,能够解决目前金融机构、政府机关资料、档案、票据的数字化管理难题。
书籍速扫仪是大连成者科技自主研发的产品。刚进“创业工坊”的时候,“他们拿着一个竹竿、摄像头过来演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笑着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已成为智能扫描仪行业的领军企业,去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正准备上市。”
两年前,孙灵俊在获得50万元天使投资后,发现了一个机会——通过“海外众筹”服务更多创业企业。如今,他的大连有容科技已帮助大连十几家企业筹得230万美元,成为国内众筹领域创业的佼佼者。作为80后CEO,孙灵俊将以市民代表身份走进今年夏季达沃斯。
“创业项目多了,成功创业多了。”作为国家级科技创业孵化器,“创业工坊”总经理戴敬涛对这两年的变化感受得更为直接。“创业工坊”目前服务的企业超过500家,服务的创业者达4.8万人,“关注东北创业的投资人比以前增加了一倍。”戴敬涛说。
孵化器是创业的温度表。作为东北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大连高新区目前有科技创新企业50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100多家、科研机构和研发中心100多个,聚集了16万名技术人才。高新区依托优势资源,打造了30多个双创支持平台,建立了“众创12条”政策支撑,投入近亿元补贴资金,在孵企业、创业团队2000多个,已成为全国创业创新高地。
集众智、成大事、促振兴。两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高新区带来的变化同样巨大。2016年,高新区中小企业注册增长44.7%;精选的创业“种苗”催生出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一批新兴产业,成为大连创新驱动、产业转型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来源。2015年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受到关注的“第九单片机开发网”,目前已会聚3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正在为东北性能较低的3万台机床进行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