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辽宁新闻

奋力闯出一条突围路

时间:2017-04-21

  奋力闯出一条突围路

  ——阜新市靠转型升级摆脱“矿竭城衰”困境纪实

  阜新,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持之以恒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动力转换升级和社会建设提质升级,探索出一条转型升级的突围之路,阜新也从2001年转型之初的“矿竭城衰”变成今天的“物阜民丰,焕然一新”。

  一子落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盘皆活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建设镇哈不台村,一个世代以种玉米为生的辽西偏僻村庄。从2015年起,这里出产的番茄酱漂洋过海,成为欧美人餐桌上的美食。始于2013年11月30日的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改变了这个村庄的命运。

  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支持阜新突破发展的省级重点工程,是阜新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重大机遇。2015年,天津金土地食品有限公司借示范带建设的东风决定在哈不台村建厂。2月,项目签约;开春儿,这边儿建厂房,那边儿种番茄;金秋时节,番茄丰收了,工厂也投产了。

  从签约到投产达效,只用了半年。良好的营商环境坚定了金土地公司进一步投资的信心。今年3月20日,阜新市委主要领导专程赴天津招商洽谈。金土地公司决定今年将番茄种植面积扩至1000公顷,新上马一条生产线,届时将让3000户村民户均增收7000元。

  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不种玉米,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卖?是摆在农民和各级政府面前的难题。阜新市以示范带建设为突破口,一子落下,满盘皆活。3年多来,设施农业由0.53万公顷增至1万公顷,高效农业由0.37万公顷增至3.81万公顷。此消彼长,阜新市去年调减了3.47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

  今年1月11日,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再次提质升级:在巩固提升13.33万公顷基础上,实施新一轮三年滚动计划,再建6.67万公顷。

  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创造了诸多经验:探索出以党建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新路径,开拓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新招法,找到了土地流转与金融创新相互促进的好方法,明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力点等,为全省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样本。

  以创新驱动为突破口调优经济结构

  阜新万达铸业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只能做井箅子之类的小型铸件。如今,万达铸业已是两个最新版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去年为高铁列车生产“联系枕梁”,结束了这一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万达铸业的巨变,折射出阜新市以创新驱动为突破口,调优结构、做大总量的砥砺奋进之路。

  2015年,阜新市以编制“十三五”规划为契机,提出了“344”工业发展战略。“344”充分体现了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根据市场需求重新梳理产业现状,合理划分发展层次,既着眼于当前优势产业,又确定了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

  阜新市工信委主任高正民说,阜新市积极打造产学研平台,产业集群和重点企业都与高校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创新驱动下,“344”战略取得明显成效,传统产业焕然一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实现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动力转换升级。阜新天源钢球制造有限公司突破陶瓷微球加工技术壁垒,成为国际高端笔供应商;辽宁超懿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无水染色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被列入国家工信部重点支持计划;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动力泵占据22%国内市场份额……

  近年来,过去一家独大的煤电产业,占工业的比重由32.1%降至16.8%,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新能源三大支柱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5%。一升一降之间,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

  塑造城市文化品牌补齐现代服务业短板

  阜新有一个全国唯一以“温泉”命名的高速公路出入口——“温泉城站”。从这里南行3.5公里,就是阜新东梁温泉城。

  2015年以前,它还叫“阜新南站”。更名大大提升了温泉城知名度,八方游人寻踪而来,2016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

  阜新是因煤而兴的城市,服务业底子天生不足。为了补短板,阜新市将突破口聚焦在塑造城市文化品牌上。京沈客专开通后,阜新将变身连接沈阳经济区与京津冀的“高铁之城”,人流、物流、资金流将加速向阜新聚集;“世界玛瑙之都”搭建了阜新玛瑙走向世界的国际化平台;依托特色温泉资源,创建国家养老示范城市,打造“养生宝地”这一亮丽的新名片;“中国敖包之乡”“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篮球城”等称号为城市增添了无限魅力与光彩。

  在文化的强力牵动下,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向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向优质化、便利化提升。去年服务业增速高于全市经济增速11个百分点,发展势头十分喜人。

  阜新市地域文化研究会会长海春生说,打造城市名片,将进一步提高阜新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品质与内涵。

  阜新,从过去的卖资源,转变到靠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民风、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这一历史性转变,让阜新告别了以往留给人们的“煤电之城”的灰色印象,打造出文化之都、绿色之城的崭新形象。

  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促干部作风转变

  阜新市委认为,推进转型升级,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尤其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断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市委常委会率先垂范,向全市人民作出“九个坚持、九个自觉”的庄严承诺。如今,它已成为全市领导干部自觉砥砺“忠诚干净担当”的行为规范。

  为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阜新市委经常在周末传达部署完毕。有了市委“打样儿”,各县区、各部门也在周末层层分解落实。

  阜新市在项目建设上施行“四个一”工程,每位市级领导负责“推进一个重点产业、帮扶一户重点企业、包保一个在建项目、引进一个大型项目”,核心要义是领导带头干。市级领导每月至少“走出去”招商两次。全市有343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帮扶企业,由此形成一道别样风景:企业有了难处,企业家一个电话,帮扶干部马上就到,全力当好企业“高参”。

  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全市干部作风有了潜移默化的转变,社会建设实现提质升级。在经济下行、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加强海州露天矿综合整治,推进细河全流域治理,打造万亩湿地生态长廊;探索出四级书记抓扶贫的“阜新模式”,去年减贫3.5万人、销号65个贫困村。

  民生成就的背后,是党员干部闻鸡起舞、夙夜在公精神的体现,是身先士卒、埋头苦干的结果。今年,阜新将以“四个着力”和“三个推进”为指导,努力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动力转换升级和社会建设提质升级。

  阜新,转型升级步履铿锵。

  • 上一篇:“营口行”公交APP上线 市民可定时定点等公交
  • 下一篇:辽宁省政府召开发布会解读《辽宁省森林资源流转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