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辽宁新闻

沈阳艺术家在新时代再次为祖国歌唱

时间:2019-02-07

沈阳艺术家在新时代再次为祖国歌唱

秦咏诚

沈阳艺术家在新时代再次为祖国歌唱

张藜

2月1日,在由沈阳市委宣传部组织的“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沈阳迎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中,《我和我的祖国》这首30多年前诞生于沈阳的经典爱国歌曲,再次唱响在沈阳全城的大街小巷。沈阳人民同唱一首歌,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向伟大祖国献上最深的祝福。

《我和我的祖国》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秦咏诚作曲,我国著名词作家张藜作词。经我国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立即成为传唱全国的经典爱国歌曲。秦咏诚与张藜两位大师都是毕业于东北鲁艺音乐部(沈阳音乐学院前身),秦咏诚曾是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张藜也在沈阳音乐学院担任过教师工作。两位大师的艺术之路都是在沈阳开始,并得到升华。《我和我的祖国》,是沈阳艺术家原创的爱国主义经典作品。

虽然秦咏诚与张藜两位大师已故,但是记者从沈阳音乐学院宣传部的资料库里,还是找到了两位大师创作这首歌曲过程的资料。

深入骨髓的爱国主义

1984年,由于同乡秦咏诚的推荐,张藜结识了李谷一。张藜创作的炙热歌词一下子打动了这位女歌唱家。这以后,李谷一一连唱了张藜十几首歌,其中《我和我的祖国》一下子唱红了大江南北。

爱国,是秦咏诚一生创作的主题。1933年,秦咏诚出生于大连,他的童年目睹了日本殖民统治下人民所遭受的屈辱,亲身感受过当亡国奴的滋味。1952年,秦咏诚考入东北鲁艺音乐部作曲专业。东北鲁艺音乐部前身是延安鲁艺音乐系,1953年改建为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时任校长是著名作曲家李劫夫。秦咏诚在沈阳学习期间得到了李劫夫的很多指点,他经常参加李劫夫给作曲系学生开设的讲座,用心分析李劫夫的作品,这是他艺术生涯中的最大一笔财富。

1959年,秦咏诚根据儿时目睹的日本殖民统治下中国人所遭受的屈辱,在沈阳创作出了抗日交响诗《二小放牛郎》。后来,秦咏诚创作了大量不同题材和风格的爱国音乐作品,如《祖国,向未来进军》《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祖国,我为你歌唱》《我为走向振兴的祖国》《欢呼欢笑吧,我的祖国》等。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家乡、对祖国无限的爱恋。

先有曲再有词的经典之作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次意外的创作。

一首歌一般来说是先有词再有曲,但是《我和我的祖国》是先有曲再有词。

据秦咏诚生前回忆,“1985年的一天,我的老乡、也是校友的著名词作家张藜打电话给我,说很喜欢我的《海滨音诗》,旋律很美,想为它填词,但这是首器乐曲,他说你可不可以再创作一首啰?要同样情调的,但旋律不能雷同!’当时我正好在北京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学习,于是一天下午张藜邀请我到家里吃饭,到他家里是下午5点多,嫂子还在厨房忙乎,于是我就开始想旋律,按张藜的要求,不是《海滨音诗》的‘上行’旋律‘51235……’,而是‘下行’的‘56543215……’没想到,我一下找到了主旋律,作曲的都晓得,找到了主旋律,一下子就能展开了,于是不到20分钟,一首乐曲就创作出来了。张藜听后,也认为非常好。”

祖国大好河山激发创作灵感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无论《我和我的祖国》在何时何地响起,这首歌曲的歌词总能第一时间让每一个中国人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这也是张藜创作的初衷。

1932年,张藜生于大连。16岁时考上了东北鲁艺音乐部戏剧文学专业,从此走上了革命艺术的道路。在沈阳学习期间,张藜去工厂、去街道、去农村走访。这些经历,让张藜有了太多的创作灵感。在张藜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亚洲雄风》《山不转水转》等。

《我和我的祖国》的歌词创作就是一个等待灵感的过程。

《我和我的祖国》的曲子虽然创作出来后,但是张藜一直没有作词的灵感。他每天都把《我和我的祖国》的曲子放在公文包里,只要有时间就拿出来哼唱。就这样,半年后一次张藜去广西,在路上也一直想着这首歌的作词,以至于烟头把卧铺的枕头烧了个洞也没有察觉。到了广西住进招待所,第二天一早起来,推开窗,眼前是一座大山,大山下是一条河,祖国山河的美景一下打开了张藜的灵感,于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歌词一下子就涌到了他眼前。

他一鼓作气又写下了“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就这样,这首旋律舒展优美,歌词细腻真挚的歌曲创作完成了,这首歌也成为了全国亿万人民十分喜欢的一首歌。

新时代沈阳艺术家将继续唱响主旋律

《我和我的祖国》作为沈阳艺术家的代表作之一,采用单二部曲式结构,大调式明亮的色彩,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表达了“我和祖国”息息相连,一刻也不能分离的心情,将“我”和“祖国”比喻为孩子和母亲,又将“祖国”和“我”比喻为大海和浪花,这两个具象而生动的比喻,准确又动情,表达了个人和祖国之间亘古不变的情感。

1月31日,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季惠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说:“《我和我的祖国》是沈阳音乐学院代表歌曲作品之一,也是沈阳艺术家为祖国奉献的经典作品。这首歌曲自八十年代创作产生以来,经过30多年的传唱,以其丰富的情感内涵、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为一首具有永久魅力的抒情歌曲作品。”

对于“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沈阳迎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季惠斌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和我的祖国》再次在人民大众中热烈传唱并掀起高潮,这首歌曲就像前进的号角,令人鼓舞和振奋。新时代的沈阳音乐学院师生将与全国人民一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鲁艺传统,弘扬鲁艺精神,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艺术作品,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艺术教育,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杨博/文

李浩/翻拍

  • 上一篇:沈阳迎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 下一篇:辽宁今年维修改造百个早期棚改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