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上回说到,状元是皇帝钦点的殿试头名。科举从公元606年开始,到公元1905年取消,1300多年里一共产生了500多名状元。第一个状元名叫孙伏伽,由于女性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自然不会有女状元,只有小说戏剧里有女扮男装的女状元。但中国还真出过一位女状元,当时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开男女同考之先河,南京才女傅善祥独占鳌头,一时天下震惊。她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状元。这500多名状元中,平庸的居多,但也出过许多厉害人物,比如大诗人王维、大书法家柳公权、大英雄文天祥等。
很多人愿意把现在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相比较,把高考第一名也叫状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还有语文、数学、外语等单科状元,各省还有自己的状元,所以,每年高考结束,全国都会冒出几百个状元来。相对于古代两三年才出一个,时下状元的含金量就低多了。不仅如此,先前的科举中的者,起码给个候补什么的,算是分配工作,现在很多大学生是“毕业即失业”,招聘会上攒动的人头,比北方城市里冬天里的大白菜还要多。
科举考试单凭一篇文章定生死,但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的好坏可谓见仁见智,没有标准答案。谁能金榜题名,主要看考官的喜好和眼力。谁能点中状元,主要看皇帝的心思。据说,清朝最后一名状元的产生就颇有戏剧性,原本第一名是朱汝珍,第二名是刘春霖。呈慈禧钦定时,因“朱”姓使其联想到前明王朝,由“珍”联想到自己的情敌珍妃,于是弃而不用。而当年又恰逢大旱,于是,名字里带“雨”字头的刘春霖便后来居上、高中榜首。这虽是轶闻,但也说明,谁中状元有一定的随意性,不像现在,一分之差,名次就有变化。
北宋时期,由于南方受五代十国战乱影响较小,文化水平高于北方,因此当时考取的进士大都来自南方。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了下来。有明一朝,共出了90个状元,仅江浙地区就占了39个;清代共出了114个状元,江浙占了68人,几乎达到60%。如果加上江西、安徽等文脉兴盛之地,这比例相当惊人。直到现代,中科院的院士里南方人远超北方人。
由于南方人考得好、录得多,这就引起矛盾了。当年,两大文豪欧阳修与司马光在朝廷上大吵了一场。司马光认为应该考虑地区平衡,根据各地的人口比例分配录取名额,这就是他主张的“逐路取人”,所谓的“路”大体相当于现在的省。而欧阳修则主张“唯才是择”,也就是不分地区,统一考试,择优录取。这场争论欧阳修占了上风。
到了明朝,有一次录取的进士绝大多数是南方人,这再次引起了北方举子的强烈不满。后来在明仁宗洪熙元年,会试正式建立了南北卷分别录取的规定,南北比例六四开,从而使北方的录取名额有了制度性保证。没过多久,南北卷又改为南、北、中三卷,所谓中卷主要指边远诸省,其中南卷占55%,北卷占35%,中卷占10%。这使得文化、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也有了最低的名额保证。到了清康熙年间,考虑到即便这样,仍然会有一些省份可能被剃光头,于是,开始采取分省录取的办法,这就与现在的高考政策有点相似了。
如果把科举当成单纯的一项考试,自然要按照欧阳修主张的“唯才是择”,但是,科举的目的是选拔官员,来治理国家和地方,如果朝政或某地政权长期被一个地区的人垄断,自然不利于国家机器的运转,从这个意义上讲,司马光主张的“逐路取人”,也就是按地区来录取,是有它的道理的,而且这样做对促进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的发展也很有帮助。科举录取标准除了文章写得好坏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欲知此事,敬请关注《神游传统》之科举篇——学而优则仕(下)。 (作者:许存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