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崔永焘 报道)日前,记者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获悉:青海湖流域首次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本底调查圆满结束,已成功编制草原、湿地、水资源与水生态、生物多样性等专题报告,为明确保护目标、实施保护计划、制定保护措施以及开展科学研究、生态旅游、科研宣教等提供基础资料和发展方向。
2020年7月,青海湖景区管理局以保护为根本任务,以建立国家公园为目标,制定了《青海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青海湖工作方案》,全面谋划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摸清青海湖流域自然资源本底,掌握经济社会发展实情,是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的基础工作,按照《青海湖工作方案》,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先行组织开展青海湖流域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本底调查工作。
本底调查工作自2020年7月初启动至11月底结束,历时5个月,调查范围涵盖青海湖流域29661平方公里,涉及3州4县26个乡镇125个行政村和5个省、州、县属国有农牧场。本着全面系统、分类详查、实事求是、科学规划的原则,突出工作重点,强化保障措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程,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内容、技术路线,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标准为依据,以遥感判读为主要手段、外业补充调查为辅助手段,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方式方法,全面查清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主要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情况,科学评价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为合理划定并建立青海湖国家公园提供理论依据,为开展青海湖流域综合监测奠定基础。目前,已编制完成本底调查总体报告,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召开征求意见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对调查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本底调查初步结果显示:青海湖流域是一个封闭完整的自然社会复合体,从海拔5291米的岗格尔肖合力山到海拔3195米的青海湖依次分布着荒漠生态系统、草甸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灌丛生态系统、高原河流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青海湖流域80%以上的面积生态系统原真性较高,景观基质单一,生态连通度高,物能流动便利,生物扩散便捷,生态过程完整,是我国西部完整的陆域和水域生态系统集成,在我国西部内流区极具典型性和国家代表性;流域是青藏高原生境最丰富的地段之一,既是中国大型食肉动物最主要的庇护所之一,也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转站,更是高原特有物种青海湖裸鲤、普氏原羚的唯一栖息地,堪称高原生物生态的天然廊屏;流域是我国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之一,拥有74科269属 759种维管植物、68科 202属 323种野生脊椎动物,更有238种中国特有植物和22种中国特有动物,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价值;流域游憩资源数量丰富、种类多元、点多面广,自然景观独特,历史遗迹多,区域生态文化传承性显著,保护和自然教育价值重要而特殊;这些宝贵的资源不仅具有较高科学考察价值、美学价值和游憩体验价值,也将在开展自然环境教育、了解历史民俗文化、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和展现大美青海魅力的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一步,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将建立地理基础统一、资源边界清晰、资源状况明了的本底数据库,融合行业各类数据,实现资源数据共享,最终形成各部门统一的自然资源本底“一张图”,为有序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建设做好准备,为青海湖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的严格保护、管理管控、高效利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