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崔永焘报道)当困难群众遇上急事难事,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社会救助如何更快响应?3月17日召开的青海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相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省民政厅副厅长苏磊红说,年底前我省将全面推行急难情况24小时救助,让困难群众及时“雪中得炭”。
全省将进一步强化急难社会救助功能,发挥临时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的救急救难作用;2021年年底前,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实现急难情形24小时救助;畅通急难救助申请和急难情况及时报告、主动发现渠道,健全快速响应、个案会商“救急难”工作机制;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急难救助应急预案,适当提高受影响地区低保、特困等救助保障标准。
全省完善临时救助政策措施方面,以临时救助“快”为工作目标,简化临时救助程序,建立临时救助12小时答复机制,实现临时救助“小金额先行救助”,增强救助时效。全面在乡镇(街道)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转变服务方式,推行电话申请救助等便捷受理模式,方便群众办事。
全省加强和改进生活无着流浪乞讨等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健全完善流浪乞讨救助管理责任体系,强化部门协作配合,着力在照料服务、救助寻亲、街面巡查和综合治理、落户安置、源头治理等关键环节上建机制、压责任、提质量、优服务;加大“互联网十救助寻亲”合作力度,妥善安置长期滞留人员,强化社会参与监督,切实维护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利;做好家庭暴力受害人临时庇护工作。
政府层面也将不断促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规范慈善组织认定,完善慈善信托备案登记手续,鼓励慈善信托组织参与社会救助;按照有关规定,对参与社会救助的慈善组织给予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有突出表现的给予表彰;构建“互联网慈善”监管模式,搭建“慈善捐赠款物监管平台”,实时监督慈善组织的工作和活动。
全省还将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政策措施,加强社会救助志愿服务制度建设;2021年年底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送医陪护、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服务;依托已建成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设施,开展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对运营困难的可实施政策性救助;加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引导专业社工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帮助救助对象构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支持引导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扶贫济困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