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慧医疗助力健康青岛 全市建成31家互联网医院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实习生 吕晓彤
近年来,青岛结合自身实际及岛城居民方便就医的需求,运用“互联网+”思维,结合云、大、物、移等先进技术,在医疗健康信息化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疫情期间,为了方便市民就诊,推行线上咨询、预约诊疗服务,新建38家“互联网+发热咨询门诊”,31家医院设置互联网医院,目前有些医院还开通了网上用药咨询的功能。
大型医院均实现诊疗“一卡通”
“互联网+”快速发展对健康服务模式转变提出了新任务。十三五期间医疗机构转变服务模式,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医疗卫生服务的深度融合,满足信息技术下群众对健康服务的新需求,打造“智慧医疗”。
在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上,青岛推进信息化便民惠民建设,建成青岛市区域诊疗一卡通平台,全市大型医院均实现了诊疗“一卡通”,市民在不同医院可实现统一预约挂号、诊疗缴费通用、检验结果互认,方便了群众就医,减轻了群众负担。市级和与各区市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并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推进28项“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事项。
另外,青岛市中心医院开通了网上用药咨询功能,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提供免费用药咨询服务。
本市建成31家互联网医院
疫情期间,为了方便市民就诊,推行线上咨询、预约诊疗服务,青岛市新建38家“互联网+发热咨询门诊”,31家医院设置互联网医院。
2017年2月,青大附院建立了全省首家互联网医院。青大附院通过“以患者为中心”医疗服务流程的智能化改造,逐步建设集成化信息平台,不断完善内延外展的立体化“患者流”信息服务体系,建立了全省首家互联网医院,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医联体内信息互通,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启用医疗智能数字化手术室,建立沃森肿瘤诊疗中心,目前接诊患者数量居全国首位。建成了视频和图文问诊相结合的互联网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就诊条件。
打造血液物联网全流程监测血液信息
青岛市在全国率先打造了智慧城市血液物联网。建立包括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及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等全方位、全周期智慧血液管理系统,实现血液采集到临床使用全过程智能监管,本市血液质量管理指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至今未发生一例经输血传播疾病。
据介绍,作为城市血液管理的“中枢大脑”,中心血站调配和统筹整座城市的血液使用情况,尤其在血液作为不可或缺的医疗临床治疗前提下,血站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岛市中心血站逄淑涛站长介绍说,在物联网的赋能下,青岛着手建设的智慧城市血液网取得显著的成效。智慧城市血液网由血站和海尔生物医疗联手创新打造,让每一袋血液从采集开始,就拥有自己的“身份证”。这里有它的所有信息,包括血型、温度、位置等,通过自动读取信息,血液进入“血液云”,实现了从采血端到用血端的全流程血液信息监测和可追溯。
基层医院院士辅助诊疗
近日,2020信息化发展大会暨青岛信息化典型案例发布会在青岛举行,共14个信息化案例入选“2020青岛信息化典型案例-市民服务类”,其中,胶州市“DUCG(动态不确定因果图)智慧辅助诊断系统”“胶州智慧健康项目”“区域远程影响、心电远程诊断平台”3个项目入围。
据介绍,胶州市“智慧健康”服务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居民健康信息服务子平台、基层医疗公卫一体化、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智慧辅助诊断等系统为依托,建设“互联网+健共体”。与“百名院士百亿基金”联盟轮值主席张勤院士科研团队合作,在国内率先试点应用DUCG(动态不确定因果图)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水平。将CDSS临床辅助决策系统推广应用于区域慢病管理,为慢病患者提供风险评估和用药健康指导服务。建设“互联网+家医”,实现入户即时签约、移动随访、健康查体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