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青岛两会上的关注:答好城市更新这张试卷 让老城变更好

时间:2022-04-22

信网4月18日讯(记者 于晓) 2022年的春天,城市更新成为了青岛的“城市热词”。而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老城区的变化一直是颇受关注的。

那些不算宽阔的道路可能容不下更多的汽车并排通过,但这些路上却留下了几代人成长的足迹;那些老旧的居民区可能没有新建小区的漂亮整洁,但这些院子却聆听过许多关于这座城市的故事;那些看似破旧的工业厂区可能赶不上新兴经济业态的炫目,但这些老机器的齿轮里却有过城市工业辉煌的历史。我们谈城市更新,特别是老城区的更新,并不是要抹去它们的过去,而是要希望通过“注血”输能,让老城区融入新的城市发展目标中,留住老城区的历史印记与人气,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住得更舒服,也让城市的烟火在这里重新升起。

小小一张门牌号期待有变化  让老城“更好认”

密集的居民楼像火柴盒一样排列,外观一样的楼房和巴掌大的门牌号市场让人迷了路。“一开始干快递的时候,光认路就花了好几个礼拜。老居民院一个串一个,楼上也没有明显的标志,太不好找了。你说这要是遇到哪家老人生了病,救护车也找不到准确地址,这不就麻烦了?”一年前,小赵从老家来青岛干起了快递员的营生,虽然现在已经摸清了自己送货区域的门牌号,可回想起刚入行时的苦恼,他仍然很有感触。

小赵的苦恼也是很多没有在老城区生活过的人共同的苦恼。信网注意到,很多老城区的居民楼都是统一的浅黄色外墙,有的墙上写过门牌号,但时间一长早已掉了颜色,让人看不清楚;有的是在门口挂着一张小小的门牌,但牌子上的数字早就被门口葱郁的树木挡住了,只能走到跟前才能看得见。“别看小小的一个门牌号不起眼,但它就像是建筑物的坐标一样,一个一个对应起来,才能方便大家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但是现在的门牌号却着实有点鸡肋,留着发挥不了作用,完全丢掉又不行。”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灯塔味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蔡晓丹注意到了老城区里这一不算起眼却是普遍存在的通病,她认为既然青岛在大力推行数字城市建设,那就可以把这小小的门牌号也加入到数字化的队伍中,建立一套属于青岛的数字化门牌号体系。

“据我了解,现在西海岸新区已经试点成功电子码门牌号,这就给我们其他区市打了样。同时,国内很多城市也早已开始了试点,我们也可以学习其他城市的经验,填补我们青岛在门牌号编制、使用和管理的空白,一方面让老城区的居民楼更容易辨识,另一方面也为更精细的城市和社区管理打好基础。”

老旧小区改造要多听民意  让老城“更好住”

蔡晓丹建议的门牌号数字化只是老城区更新改造过程中应该考虑的细节之一。2022年是青岛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开局之年,这是关乎市民幸福感的大工程,也是掀开城市新面貌面纱的新契机。对于老城区的改造迭代,这是每座城市都会收到的试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听到了过去几年青岛在老城区改造方面取得的成绩,当然也不能忽视过往留下的欠账。

“‘十四五’期间,青岛市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300个,建筑面积约3369万平方米,涉及居民37.5万户。但从以往的改造结果看,在过程中存在系统谋划不足、精细化水平不高,施工质量不高的问题,不仅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而且还增加了政府负担。”李秋航认为,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引领下,老城区的老旧小区改造要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化,要用绣花功夫来实现老旧小区的面貌升级。

李秋航建议,在老旧小区改造动工之前,要多听居民的意见,请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从生活实际给出合理建议,为改造决策提供更多支持和依据。同时,在改造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性,将邻近的老旧小区改造、绿化提升、交通整治等项目统筹谋划,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的民生问题,打造服务齐全、宜居便利的完整社区。

联动地下空间变出彩  让老城“更好玩”

老城区是柴米油盐的生活烟火,也是悠长深邃的城市记忆。在老城区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城市过往得以保留,并焕发出新的生机。

老里院变成了现在的广兴里,成为新的工业设计中心,多个新兴的产业项目计划在此落地。中山路拆除了老天桥,街道两旁的违法建筑像被拔钉子一样一个个拆除,被市南区列为“一号工程”的中山路步行街的前期工程正在有序推进。老四方工业区是全市十个重点低效片区之一,但新的机车公园即将揭开面纱,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期待着旧貌换新颜的人们。

青岛市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主任董志文在关注老城区的改造升级时,不仅注意到了地面上的情况,还注意到了容易被忽视的地下问题:“老城区有不少人防工程,这些项目对文旅业来说是一笔财富。把他们用好,不仅能为老城区添彩,还能为青岛的文旅行业增光。”

董志文在调研中发现,目前青岛老城区人防工程的利用效率并不高,有的被短期出租,开成了酒吧、洗车行等小网点,有的干脆就是闲置状态,着实浪费了这一大好资源。“人防工程的建设初衷就是防控防护,在非战时改造成文旅项目是可行的,而且文旅项目本身的环境投资少,对人防工程本身的影响也小,具有比较强的可行性。”董志文建议,在对老城区的人防工程进行文旅开发时,要综合考虑周边的情况,将地面上已有的文旅业态与待开发的地下文旅项目相结合,争取做到协同立体发展,实现资源的有效甚至高效利用。

输入新区产业科创热血  让老城“更好干”

老城区的价值远不止风景和人气。这里是城市的起源,贯穿城市生命脉络的诸多事业也从这里起步。“上青天”的光芒是青岛纺织业的荣耀,从大港发源的港口运输至今仍是青岛经济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中,胶州湾东岸位于中心位置,这里既有着大片老城区的土地,也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但在功能和品质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今年的“两会”上,老工业区的未来使命也是焦点之一,如何让老工业区焕发新生,搭上老城区蝶变升级的快车,有了更多深刻的思考和建议。

致公党青岛市委会在组织提案中提到了娄山后这一老工业片区,建议以这一片区为依托,启动胶州湾科创新区建设,打造青岛未来产业集聚区,“将科创新区规划拟保护的具有特殊历史、人文价值的企业厂房进行合理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打造成为青岛未来产业增长极,凸显‘废墟上的光芒’。”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新联会副会长、青岛天安科创城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绪亭认为,胶州湾科创新区处于中心湾区东部城区的地理中心,其重点低效片区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成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八大领域攻坚任务之一,是链接、提升北部城区能级的龙头项目。

“要实现这一片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要进行自上而下进行顶层设计,以产兴城、统筹规划。在产业集群转型上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设计、孵化、中试等创新型产业功能,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打造产业前瞻、品质高端、功能复合、智慧共享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同时要鼓励工业上楼,借助地理的邻近、公共设施的共享、信息与知识的快速传播等途经,提升企业竞争力。” 何绪亭建议说。

城市更新是要留得住过去,也看得到未来,它关乎民生福祉,也关乎经济活力,这是时代留给城市发展的一张试卷。未来的青岛,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就离不开城市更新,也需要老城迭变为它增光添彩。

  • 上一篇:建设人民城市从“社区”出发 青岛两会上这些建议件件为民
  • 下一篇:花千元在淘手游平台购买游戏账号 未到一周就被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