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让上合示范区畅通“血脉” 青岛市政协委员关注国际物流能力提升

时间:2022-12-21

信网12月21日讯(记者 赵彦阅)持续开拓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上合快线”,提高综合运输保障能力、建立待发运货物分级管控及反馈机制、充分开发使用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多渠道协调物资运输发送……提升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系统能力是青岛市政协委员、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武守涛在青岛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的提案,也是这次会议中的优秀提案。

武守涛委员的提案得到了上和示范区、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的高度重视。据介绍,2022 年上半年,青岛市共开行中欧班列430列,同比增长44.8%,占全省开行量的47.7%,跃居全省首位;其中回程班列213列,同比增长3450%,班列服务地方经贸合作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能力稳稳向上

“上合示范区成功申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有助于青岛成为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商贸服务型叠加枢纽城市。”武守涛表示,伴随着2021年8月份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场运营,胶州拥有了全省唯一一座4F级机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为上合示范区进一步打造海陆空铁“四港一体”国际联运综合港、构建“东接日韩面向亚太、北接蒙俄、南连东盟、西接上合组织国家”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的目标提供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但受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出现危机,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物流运输运力出现了保障不足的情况。”武守涛说。

多种因素导致物流通道受阻

物流是经济发展的血脉,更是畅通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自2020年来,受新冠疫情冲击及地区不稳定因素影响,全球供应链危机集中爆发,国际供应链及物流通道受阻。包括上合示范区以及青岛市区域内积压了大量的待发运物资,物流通道拥堵严重,一定程度影响了辖区内企业国际订单正常履约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潜在市场的开拓。

种种不确定因素都对提升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匹配及保障系统能力提出了新挑战。武守涛说:“在供给端,由于工厂的产能不足出现断货情况,在运输上,空运运输能力受限,海运集港出港滞后,导致运费大幅上升。”

结合软控集团实际业务需求,武守涛在上合示范区范围内做了一定的调研和了解后,提出了持续开拓班列、建立货物发运分级管控机制以及利用人工智能信息化手段协调物资发运等意见建议。

班列通达进出口业务“两端开花”

武守涛的提案受到了青岛市政协的高度重视,青岛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汲斌昌亲自督办。7月13日,青岛市政协专项组织召开了“关于提升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系统能力的提案”督办前调研座谈会。由上合示范区管委会,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和青岛市商务局等各主要承办单位分别介绍了提案办理情况以及在国际物流系统能力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与会专家学者从思路理念、政策制度、内外环境、疫情影响等不同层面分析了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经多次沟通协商后,在上合示范区管委会、胶州市人民政府等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软控集团与包括传化集团、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运营公司青岛分公司及临沂分公司、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等在内的多家单位和部门进行持续有效对接和沟通,各单位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物流发运方案和指导建议。目前,作为青岛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第一批“链主”企业,软控集团已经和传化集团就哈萨克斯坦轮胎厂大包项目达成合作,相应物资已在8月下旬实现首批次发运。

如今,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原材料进口和成品出口,不断拓展板材、粮食、矿产品、煤炭等上合组织国家特色产品回程货源,运输效率不断提高。上合示范区将不断深化同俄铁、哈铁、阿铁的合作关系,设立山东高速集团境外办事处,拓展境外物流枢纽合作,提升中欧班列在上合组织国家的影响力。

关于提升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系统能力的提案

提案人:武守涛

一、基本情况

2019年,商务部发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山东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地区间的交流合作,把上合示范区建设成国际多双边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样板”,并明确重点建设打造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现代贸易等“五大中心”。

在国际物流中心打造方面,经过近几年发展,上合示范区成功申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助力青岛成为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商贸服务型叠加枢纽城市。2021年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共开行中欧班列621列,同比增长54.9%;完成集装箱作业量86.1万标箱,同比增长12.5%;2021年以来,上合示范区新增12条国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49个城市;2021年示范区完成进出口总额265亿元,同比增长61.8%,为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伴随着2021年8月份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场运营,胶州拥有全省唯一一座4F级机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为上合示范区进一步打造海陆空铁“四港一体”国际联运综合港、构建“东接日韩面向亚太、北接蒙俄、南连东盟、西接上合组织国家”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的目标提供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二、存在问题

1、疫情常态影响,带来全球供应链危机,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物流运输运力保障不足。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快速扩散蔓延。在供给端,导致各国关闭经济活动受严重冲击,工厂产能不足,全球多次产生不同种类物资不同程度断货情况。同时,在物流运输方面,疫情蔓延阻断了全球物流运输。空运运输能力受限,海运集港出港滞后,运费大幅上升,受制于国际间疫情防控措施,公路运输也大幅受限,大量国内企业将出口业务物流解决方案寄希望于欧亚班列等铁路运输方式。

2、上合示范区物流运输组织受冲击严重,重点物资发运严重受阻。

上合示范区作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在近两年的物流运输组织方面也受到极大冲击。大量的待发运物资无法拿到发运计划,造成物资发运受阻,物流发运计划延迟2-3个月成为常态,一定程度影响订单履约及国际市场开拓;同时部分“一带一路”国家标杆项目重点物资也因为发运计划短缺,无法及时履约,造成货物产品交付延迟且不受控,严重影响国际重点合作。

3、目前上合示范区物流场站对于大型生产装备类物资装箱能力有限,影响运输能力的发挥。

上合示范区作为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沿海物流枢纽,承担着中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的重任。近两年,基于已有的运营线路,上合示范区的铁路物流网络体系已初具规模,这对于后续的新线路开拓具有重要基础意义。

但目前实际情况看,示范区物流场站相应条件对于应对大型设备类等物资的装卸,从硬件到软件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对于这种大型设备的出口,应该是上合组织国家间的深层经济合作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后续合作的关注重点之一。

三、意见建议

1、持续开拓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上合快线”,提高综合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畅通陆上贸易通道。

以通道带动物流,以物流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开放。据目前形势研判,短期内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趋势不会改变,同时加上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预计海运及公路运输运力紧张的情况也将在一段时间内延续,建议青岛市及上合示范区物流主管单位利用此时机,充分发挥上合示范区在青岛口岸海陆空铁综合交通网络中心的区位优势,更好发挥青岛市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在前期卓有成效的沟通基础上,进一步提速开拓建立“上合快线”,挖潜“陆—海—空—铁”多式联运方式,重点加快拓展国际班列新线路和回程班列,全面提高综合运输保障能力,提升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枢纽地位,进一步打造高效快捷、绿色环保、市场竞争力强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2、建立待发运货物分级管控及反馈机制,健全物流班列运力计划申请沟通渠道,争取舱位计划安排主动权,优先保障重点物资及时发运。

目前针对物资发运组织情况,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更多是从计划执行层面进行计划匹配,对于拟发运物资的重要性、优先级等信息在一定层面上反馈话语权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造成部分重点物资和紧急物资无法及时有效发出,针对此情况,建议:

(1)鼓励重点物资发运需求企业与国铁集团及山东高速集团进行对接,青岛市政府及上合示范区推动建立并明确介绍相应的沟通渠道,帮助企业向政府主管单位申请相应的发运计划。

(2)建立待发运货物分级管控及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发运货物及产品情况,对于重点物资,及时向上级计划管控单位进行沟通反馈,争取发运主动权,确保关键重点物资能及时发运,进一步提升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间项目合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3、充分开发使用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多渠道协调物资运输发送。

结合目前信息化技术发展,上合示范区可以利用RFID硬件和TSS(交通安全信息系统)软件相结合,在持续提高胶州中铁联集场站集装箱装载硬件能力的同时,推广采用智能集装箱技术,实时监测运输定位和箱内情况,了解货物及时方位、动态和安全状况,从而加强交货时长把握,优化供应链布局,降低风险,提升货物运输实时性、可控性和安全性。

  • 上一篇:青岛首条准无人售票线 12路公交见证28年青岛变迁
  • 下一篇:企业认定实现“非申即享” 青岛市政协委员呼吁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