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兰写纸条时,卢仰祁在旁边看着。
老两口交流用的小纸条(部分)。
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年人对交流的渴望、对情感的需要,一点儿也不比年轻人少。
在太原市迎泽区老军营街道新南三社区,81岁的卢仰祁老人很幸福。虽然失聪已有四年,但他心情开朗,逢人就笑。原来,自他完全听不到声音以来,相濡以沫40多年的老伴赵桂兰,开始以写纸条的方式和他聊天。四年来,赵桂兰写了上万张纸条,纸条内容包罗万象:想吃啥、彼此心情怎么样、儿女动态、电视剧剧情分享……失聪,没有成为夫妻沟通的障碍,一张接一张的小纸条,反倒如情书一般,让老两口感情更美好。
1 “她是我的‘耳朵’,我是她的‘拐杖’”
“今天一早你就要去做彩超,儿子来接你,做完检查再把你送回家!”
4月9日上午,卢仰祁家的茶几上摆放着老伴早起写下的聊天纸条。卢仰祁红光满面,笑着对记者说:“我耳朵聋得厉害!想了解什么,写下来告诉我,找我老伴更好,她就是我的‘耳朵’!”
说话间,老人的老伴、78岁的赵桂兰走了出来。她穿着唐装,精气神十足。卢仰祁连忙拍拍沙发扶手,示意老伴坐在上面,同时说:“她最近腰不舒服,不能坐软沙发!”见老妻在扶手上坐下,他单手托住老妻的腰,另一只手不禁挽住老妻的手。
赵桂兰说,40多年前,同是教师的他们经人介绍见了面。两人家庭是重建的,但日子过得很甜美。当时,卢仰祁带着一个男孩,她带着两个男孩,三个孩子都在上小学,五个人合为一家人,40多年了,一直相亲相敬,和睦如春。要不是她主动说,外人根本都想不到。
现在,三个儿子均已成家立业生子。养儿更知父母恩,三天两头,三个儿子携妻携子回家看望。三个儿媳夫唱妇随,日常生活中对老两口知冷知暖,体贴入微,吃喝穿用,源源不断送来。
老两口退休后的生活丰富多彩。诗社、老年大学、合唱团、跳舞班……活到老、学到老,成为社区学习型家庭典范。直到2014年,卢仰祁老人听不见了,户外活动才明显减少。老伴在家里发呆,赵桂兰看着难受,顺手就抓张纸条、拿起笔,和老伴开始“聊天”。她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老伴每次都会坐在她身边看她写,等她写完,再把想说的写到后面。就这样,孩子们回家了,亲戚来串门了,每个人都说了些什么话,她会第一时间写给他知道。“只要是我知道的,他全知道,没有落下一个。”赵桂兰说。
别看卢仰祁老人听不到声音,可老两口心有灵犀。赵桂兰话音刚落,卢仰祁就接话:“她是我的‘耳朵’,我是她的‘拐杖’,现在谁也离不开谁!”说完,老两口相视而笑,那笑如初恋的情人一般。
2 交流的纸条 最多一天能写20多页
赵桂兰从卧室取出最近几个月的聊天记录。她说,纸条写了四年,每天都要“说话”,最多的一天能写20多页,最少的也有三四页,算下来,至少写了上万条了。老人聊天的小纸条多是废物利用,有挂号条,有算术本的背面,也有分成小块的白纸等。虽然没有归类整理过,但是他们一张也舍不得扔,都攒起来放在纸袋子里了。
“我热菜放一块玉米,你吃不吃?”这是前一天,赵桂兰做晚饭前写的一张询问纸条。老伴看了纸条,写下“我也要”。
“晚饭还是牛奶煮燕麦片,咱们傍晚6点半吃饭,吃完饭了,你别忘记上个厕所。晚饭后还有人来家看你。”
“电视节目里的这个孩子才十岁,爱读书,还会唱京剧,刚唱了一段,真不错!”中午一起看电视,她解说给老伴听。
“你这两天吃饭没有我多。昨天早晨元宵你8颗,我6颗,今天早晨元宵,我5颗,你1颗,鸡蛋各一个。中午饺子我19个,你吃了18个。所以,你应该喝点山楂水。你过去小腹难受,可饭量一点不少。”老伴回答:“元宵吃少了,是因为怕不好消化,山楂水我一会儿就喝。”
他们交流的小纸条,除了吃饭的内容,还有孩子们的信息。3月份,赵桂兰住医院,出院就写纸条告诉老伴:“我这次住院,儿媳每天另外给我做饭。一天鸡汤龙须面,一天牛肉汤煮馄饨,一天羊肉拌疙瘩汤、蒸蛋羹。每天换样,每天清理伤口,医院那么多病友、医护人员都说,像这样的儿媳妇太好了!”
有一次,赵桂兰听到卢仰祁给诗社的好朋友打电话,他拿起电话自顾自地说,压根听不到电话那头的人在说什么。她就写纸条劝他:“你以后别给人打电话,拨通电话了,人家说啥你一句也听不见,以后你给谁打电话,告诉我,我替你打,再把说话的内容告诉 你,行吗?”老伴说:“我听你的。”自打这次以后,每次卢仰祁想念老朋友了,都会请老伴做“翻译”。
纸条里,还有“明天出去洗个澡!”“腿还抽筋吗?”“身上还痒痒吗?”“你炒菜油放多了!”等琐碎的信息。
3 只要一个动作 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老两口的生活很有情趣。有时候,卢仰祁坐在沙发上发呆,赵桂兰就知道这是有心事了。每当这时,她就要出“绝招”哄一哄他。
“绝招”是这样:她笑着拉起老伴的手,把头贴到老伴的头上。老伴也笑了,彼此一个顶牛动作后,拉着双手,玩起拉大锯扯大锯的游戏,嘴上还念叨着:“拉大锯、扯大锯……”的童谣。
40多年夫妻,最近四年开始写小纸条,两人更默契了。现在,赵桂兰只要做一个动作,老伴就能会意她要做什么。她在眼睛上用手做个圈圈,他就拿来放大镜;她做个要喝水的动作,他就会倒过来一杯热水;她双手举起来在眼睛上晃一晃,他就拿过来报纸。反之,他做同样的动作,赵桂兰也能明白他的意思。
卢仰祁说:“我有福气,耳朵听不见了,还有和我用纸条‘说话’的人。幸福是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能和妻子一起慢慢变老,这就是幸福的事儿!”
○延伸
瞧这幸福和美的一家子
赵桂兰和卢仰祁结婚40多年,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多年前她姐姐到家里做客时,看到卢仰祁蹲在地下给三个孩子洗白底布鞋,当时姐姐就说:“这妹夫没选错!”
卢仰祁反复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他看妻子有不少优点,孝顺长辈,对孙子孙女不娇惯、不护短,还爱做好事;曾经每逢冬雪铺地,就早早起床认真扫雪;把家里不用的地毯分成小块,送给左邻右舍。此外,还善于传播知识和快乐。
老两口互敬互爱的生活,深深感动了子女。让老两口最难忘的是,有一次,他们夫妻看见二儿子、三儿子骑车上街,当时他们读高中,在回家的迎泽大街上,二小把手搭在三小肩上。有说有笑,人们过来时,二小把手放开,放行人过去后又搭上。
家和万事兴。大儿子毕业后,挣到人生第一笔奖金,给三个兄弟一人买了一件衬衫。又一次奖金,一人一条围巾,再后来,买了冰鞋三个兄弟一起玩。二儿子工作后,老二和老三的衣服二儿子全包了。到了二儿子买房的时候,三儿子慷慨解囊。兄弟仨有什么大事,都是商量着解决。
几年前,老两口去欧洲旅行,旅行社是三媳妇联系的,旅行专用的拉杆箱、胸前挎包、数码相机等,也是孩子们送回来的。他们知道妈妈胃不好,饮食忌冷,而国外西餐冷食多,电源插座也和国内不同,便特意购置了插头转换器、热水器,还拿来了小型保温壶。
临行前一天,长媳在酒店设宴,全家人聚餐饯行。二儿子和二媳妇不放心他们登机安全,开车从太原送到北京。归来时,三儿子、三媳妇出现在首都机场,开车来接他们,并陪着老两口在北京玩了两天。
每个周末,孩子们都要回家吃一顿团圆饭。三个儿子、三个媳妇相处更是不分彼此,一家有困难众人帮。二儿媳工作地儿远,中午回不了家,大儿媳就包下给侄儿做饭的事。今年过年时,二儿媳致谢父母、致谢大哥和大嫂。他大哥的回答是:“我退休了,在家给你们做好后盾,你们好好干事业!”这温馨的一幕,也被老人的孙子辈用视频记录了下来,标注:“幸福一家人!”
新南三社区主任籍少芳说,卢仰祁一家曾被太原市妇联评为“文明和谐家庭”,老两口相濡以沫,三兄弟妯娌和美相处,令人羡慕,社区也呼吁居民向他们学习。
本报记者 马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