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增收 省时省力
本报太原4月14日讯(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冉涌)“‘井井通电’工程就是好,这电足了,机井出水大了,庄稼喝饱了,产量自然也高了!”春浇以来,在我省农村田间地头,随处都能听到这样的赞叹声。
“井井通电”工程是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重中之重,是农村精准扶贫的德政工程。2016-2017年省电力公司全面完成“井井通电”工程,累计投资34.87亿元,项目728个。2018年春灌春耕工作开展以来,新投运机井排灌台区充分发挥作用,有效保障4.53万眼机井具备满负荷出力条件灌溉,受益农田900多万亩,其中贫困地区运行通电机井1.21万眼,惠及22个贫困县。
据测算,以小麦种植为例,一亩水浇地平均亩产400公斤,较一般旱地多打粮150公斤,农民可增收300多元。一口电机井在电力供应充足情况下,每浇灌一亩地用时约40分钟,电费约5元钱,分别比柴油机抽水浇地用时减少20分钟,耗油节约25元,加之所有的电力设备都由供电企业负责维护,老百姓再也不用抬着笨重的柴油设备,每浇一次费力拆装一次,效率和效益十分明显。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井井通电”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月份全省春灌进入关键时期后,省电力公司多措并举开展春灌保电工作,全省621支春耕春灌保供电服务队主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供电服务,对机井配电台区全面实时监测,及时调整配变负荷,加大设备及线路巡检频次,特别是针对重点灌溉区域开展特巡、特检工作,保障电网设备安全、高效运行,保障灌溉用电无忧。目前累计消除灌溉设施缺陷1231处。同时加大安全用电宣传力度,发放宣传资料1.73万份,制止私拉乱接等不文明用电行为,确保群众用电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