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太原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推进会举行。这标志着太原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新征程正式启动。根据《太原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7~2030年)》(以下简称 《规划》),太原市将通过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美丽绿色的生态之城、清洁高效的低碳之城、人文和谐的宜居之城、共建共享的幸福之城,打造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典型范例,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样板和典型经验。
打造“煤基能谷”
在建设创新之城方面,太原市提出大力培育新动能,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实施产业技术创新重大专项,形成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创新产品,建成与产业转型发展相匹配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在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领域的技术话语权和影响力。
同时,集中突破一批替代、减量、再利用、资源化、系统优化、共生链接等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通过关键技术的研发,实现接链补环,形成产业之间、产业与社会之间的资源共享,消费与生产循环组合的共生网络。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加强大气重污染天气预警分析,开展环境综合治理科技示范。
依托综改示范区、中科院煤化所等重要产业基地和科研院所,加快以煤基能源技术成果转化和输出为特色的国家级煤炭科学中心建设,建成能源技术密集的高能级创新功能集聚区,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煤基能源重大科学设施集群和科学试验基地,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煤基能谷”。
29个城郊森林公园
为建设美丽绿色的生态之城,太原市提出,系统推进晋阳湖、汾河干流、边山九河综合整治,显现太原“三面环山、一水中分、一湖点睛、九河环绕、两泉复流”的水韵龙城新格局。同时,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拆迁改造一批、集中供热一批、气化一批、洁净煤置换一批、建筑节能改造一批,全面完成冬季燃煤供暖清洁替代。加快资源型低端产业疏解,对太原煤气化公司、太原第一热电厂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向产业承接区疏解,推动太钢污染性生产环节外迁。
另外,继续推进东西山29个城郊森林公园建设,发展文化休闲、生态养老、观光度假、郊野旅游、科技研发、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产业,加快西山生态产业区国家级新能源示范产业园区建设,把东西山打造成文化旅游休闲区、生态养老宜居区、绿色消费先行区、清洁能源覆盖区,为全球资源型地区生态修复、荒山治理、产业转型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
三个千亿级产业基地
为建设清洁高效低碳之城,太原市将按照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发展方向,以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为重点,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示范先导区、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到2020年,主要骨架路网和基础设施将初步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项目将建成投产,成为太原都市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
为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太原市还将加快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打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三个千亿级产业基地和节能环保、新能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若干百亿级产业集群,探索生态与生产集约与集聚、创新与创业、减碳与增效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同时,推进清徐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实现建成区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和专业化处理。
立体高效交通网络
在建设宜居之城方面,太原提出构建绿色快捷的交通服务体系,提升太原在国家和区域中的交通枢纽地位,打造我国中部地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构建“一环、十三射”铁路格局、“一环、七射、七连”高速公路网络和一环多区”的公路体系,以及“一轴两主五辅”的轨道交通网络和“两环五横八纵九河”的快速路系统。
根据《规划》,“一轴两主五辅”轨道交通网络是指,规划太原市轨道交通6号线,联系阳曲太原一清徐(榆次),形成贯穿太原都市区的一条南北向骨干线路;两条都市区的主要线路,一条为太原市轨道交通7号线,与榆次3号线衔接,另一条为贯穿山西综改示范区现代产业园区并联系清徐的东西向轨道交通线路;五条联系太原与晋中的都市区辅助线路,分别为晋中1号线向北延伸接入武宿机场,并与太原1号线衔接,向南延伸至修文组团;晋中2号线与太原市2号线衔接;太原2号线南延线、5号线南延线和1号线南延线。
2018年两县脱贫
娄烦、阳曲两县作为太原市水源地和生态涵养区,将对其实施生态补偿脱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设立生态公益岗位,使贫困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提高收益水平。并通过延伸生态产业链条,扶持发展兼顾脱贪与生态效益的苹果、梨、杏、核桃等经济林种植以及林下中药材、间作小杂粮、林下养殖等,推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农家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同时,按照“生态圈”功能重点对水土流失、生存条件艰苦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确保搬迁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安全饮水、出行、用电、通讯等基本条件明显改善,享有便利可及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到2018年,对2836户7095口贫困人口完成搬迁安置,同步脱贫。本报记者 梁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