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援建的茂县广电大楼。(受访者提供)
入目满眼废墟、张嘴无语凝噎,只余心痛……2008年地震不久,山西援建前线总指挥办公室的廖永忠第一次到茂县时,这个刚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铁血汉子双眼微红。汶川地震中,阿坝州茂县受灾程度被列为极重灾区第六位。根据当时党中央、国务院“一省帮一重灾县”的统一部署,我省对口支援四川省茂县。2008年6月,刚转业分配到省民政厅的廖永忠,被抽调进山西对口支援四川省茂县灾后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简称“省援建前线指挥部”),紧急奔赴茂县。
2018年5月10日,震后十年了,当廖永忠一行再次受邀走进茂县村寨,一座座充满浓郁羌族风情的小楼,房前屋后潺潺流水的美妙景色映入眼帘,让他欣喜万分。
10年记忆 刻骨铭心
从成都去往茂县的路上,汽车平稳地行驶着,两旁的巍巍群山飞驰而过。恍惚间,廖永忠又想起了第一次到茂县时看到的刻骨铭心的场景。
当时,震后的茂县成了一个孤岛,原先的道路塌毁。省援建前线指挥部人员只能从成都绕道到九黄机场,然后从岷江源、松潘到达茂县。“松潘最高海拔4200多米,机场是3500多米,途中,确实感觉到‘蜀道难’那种险境。”在廖永忠的印象中,前往茂县的路修在悬崖峭壁上,特别是老龙湾,一边是悬崖峭壁挖进去的路,一边是滚滚岷江河道堰塞湖。沿途,不时有巨石从高处滚落,隔着几百米不到,就有志愿者站在高处,手持红、绿旗提醒。红旗挥舞,车停;反之,则继续行驶。“当时道路上灰尘满天,视线很差,一开始只以为红旗和绿旗是担心司机看不到路况,进而指挥。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余震持续,滚石不断,怕有意外。”廖永忠说,红旗和绿旗让车辆依次通行,仅仅是为了防止有意外时,只能砸到一辆车,降低死亡率而已。
5月10日,当他们再次来到县城,路上行人络绎不绝,两旁熟悉的建筑……车上的人不由地高兴起来。看着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廖永忠眼里噙着高兴的泪花。
援建的日子毕生难忘
援建队伍进入灾区后,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当地的气候、生活条件。茂县海拔1700多米,是羌藏回汉多民族地区。时隔10年,当年的地震惨景,廖永忠仍无比清晰。人被掩埋,车被砸毁,建筑物倒塌,路面崎岖,人们都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伤者太多,在医院遍布积水的地上,用砖头和编织袋简易隔成手术区、生活区……
从高空俯视,茂县的建筑彻底倒塌的占一半,然而,未坍塌的建筑几乎全部存在裂缝,无法居住。摆在省援建前线指挥部面前的,已然非援助,俨然是“再造”。当时进出茂县的道路不通,各种建设物资运不进去。而且经常有余震,这些情况,援建指挥部一直在考虑什么时候开始建房?还会有多大的余震?最焦虑的就是援建工作如何尽快推开。而后,山西援建前线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一遍遍往来山西和茂县之间——冒着余震危险,实地勘探,规划先行,援建方案应时而生。
在一线援建的日子成了廖永忠毕生难忘的回忆。在廖永忠记忆中,冬天躺在能从缝隙中看到星星的木板房屋中,根本算不得什么苦;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状态,是每个人对无情天灾的默默抗议。然而,余震不断,飞石、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气候不适应、水土不服、蚊虫叮咬……却无时无刻不考验着大伙的心劲儿!
羌族习惯住在半山腰,号称“云朵中的民族”,农村的路非常难走,有一次在农村调研,廖永忠一行的车走在半山腰,3个轮胎着地,1个轮胎悬空,一旦掉下去就是滚滚岷江,他们的车刚过去,山体就发生了滑坡。还有一次,省交通厅的援建工作者在勘测道路时,突然从天而降巨石,把车的机盖砸了个稀巴烂。“早一秒或晚一秒,一车人都会全部遇难。”让他欣慰的是,当时国务院要求每天各个省都要上报援建人员安全情况,只有山西基本是零伤亡。
援建的山西亲人回来了
5月10日,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四川省向全国发出了邀请,阿坝州茂县也盛情邀请山西“亲人”前往。
“地震前,老百姓们做核磁共振一些大检查,只能去成都。现在县医院和县中医院都能做了;全县22000多户农民的农房重建,户户都得到了山西的资助。这是恩情!”中共阿坝州委常委、茂县县委书记高加军在欢迎山西“亲人”的致辞中说道,山西是从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全方位帮助茂县恢复重建发展。
事实上,当年,山西是举全省之力,把茂县作为山西第120个县的“自家孩子”,无私奉献。援建工作的三年半时间里,山西共完成学校、医院、村镇、住房、城乡公路、广播电视、博物馆和工业园区等10大类226个项目,被称为“五朵金花”的茂县人民医院、茂县中医院、茂县广电大楼、茂县中学、中国羌族博物馆等宏大建筑拔地而起,多条道路被命名为大运路、并州路、吕梁路、五台路等等……山西援建任务,圆满完成。
当记者在电话中问廖永忠,再次回到茂县的感受时,他哽咽着说,一次援建,一生记忆。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值了!
本报记者 赵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