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西新闻

汾河岷江一家亲 山西茂县心连心——本报记者走进四川茂县寻访灾后重建的晋茂故事

时间:2018-05-21

10年来——  山西先后投资21.62亿元,派遣8000多名援建工作者,始终把茂县当作山西第120个县来建设10年来——  由山西对口援建的茂县GDP年均增长15.6%,在重灾地区年均增速最快

扎西德勒 纳吉纳鲁

虽然没能去茂县参加在当地举行的“汶川地震10周年纪念活动”,但我的心其实在前几天看到茂县县委、县政府发来的邀请函时,就已经飞回到那遥远的羌寨,想起了10年前在那里工作的日日夜夜。

无私援建 全力以赴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一省帮一重灾县”的统一部署,我省对口支援四川省茂县。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统一部署,迅速开展援茂工作。当时我省提出把茂县作为山西的第120个县来对待,急茂县所急、想茂县所想,集中全省力量支援灾后的茂县恢复重建。特别是我省围绕民生急需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保证了茂县在大灾之后人心稳定、社会安定,灾后重建得以迅速推进。全省各支援建队伍不畏艰险,不辞辛苦,踏实工作,为解决受灾群众生活急需,为加快制定恢复重建规划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茂县干部群众,尤其是羌、藏、回等少数民族群众的交口称赞。在茂县城乡,只要见到有“山西”字样的车,小学生都会驻足敬礼,脸色凝重。

明知危险 无人躲避

在2008年到2012年初的大约3年时间里,我去过茂县好多次,见证了茂县从废墟中站起来的全过程,也弄清楚了这里经常地震的原因。

这里位于地震带,地质结构破碎,这从当地的山体最容易看出来。我们这里不论土山还是石山,基本是一整块;那边可不是,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头和沙土堆起来的,看着就让人害怕:一个是山又高又陡,而且那些沙土和石头堆得很不稳,石头多是圆的,和沙土堆得很松散,风稍微大一点都会把石头吹落下来。当时的路上落石路段很多,随处可见施工“哨兵”,过往车辆必须在他们的指挥下迅速蹿过去,否则就有可能被落石砸中。我乘坐的越野车前挡风玻璃就曾经被中过招。

说不害怕是假的。特别是第一次去茂县的那些天晚上,大多数是睡不着的。刚有困意了,余震来了,赶紧往院子空地跑吧。而且那个时候居住和工作条件用“艰苦”两个字是远远不够形容的。就说采访的路吧,没有。路或断或埋,我们都是跟当地向导沿河谷走,步行十几里采访是常事。记者同行里有时也有女性,因为怕、因为累而哭鼻子的不在少数,但大家都默默地坚持,没有一个人喊累、嫌苦、说害怕。

鲜花和笑脸 哈达和羌红

在整个对口支援茂县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我作为本报特派记者和“茂办”工作人员,与本报其他记者一起采写了大量新闻报道。本报专门开辟“对口援建在茂县”专栏,实时报道茂县一线援建情况,有力地引导社会各界理解、关注和支持对口援建工作,促进了援茂工作的顺利开展。2011年4月,受茂县委托,本报与四川日报及全国其他援建省市党报联动,开展“党报联动·请恩人再回四川”活动报道,征集了十几位赴茂县的恩人代表,其中有曾参与过抗震救灾抢险救援的解放军、武警官兵、警察、医护人员、志愿者,还有参与过对口援建的建设者,以及与灾区有各种关联和故事的普通市民,共赴灾区,参观和见证灾区变化,感受灾区群众的新生活、新面貌、新气象。

付出有回报,羌民知感恩。我省援茂的人很多,医疗、交通、建筑都有专业援建队伍,他们在茂县一干就是几个月,甚至两三年。在他们的努力下,茂县的房屋建起来了,路修通了,学校、医院和羌寨的塔楼盖起来了,羌族同胞的眉毛逐渐舒展开来,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了,久违的锅庄舞蹈又渐渐在各个羌寨和街头跳了起来。热情的羌族、藏族同胞经常用芳香和青稞酒、洁白的哈达和红彤彤的羌红表达他们对山西人民的感谢和情义。他们用他们的方式表达了茂县民众对山西人民的恩情永世难忘。

扎西德勒 纳吉纳鲁。

本报记者 辛义生

为援茂建设者点赞

岁月无声。不知不觉,那场猝不及防的灾难已经过去了10年。

在这个特殊的节点,看到曾经是满地狼藉而现在一派祥和,记者的思绪又被拉回到2010年5月初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之际,赶赴茂县报道我省对口援建的一幕幕。

终于能从编辑后方奔到新闻现场!接到报道任务后,2008年地震发生后,自己编辑过的一条条稿件、制作的一块块版面、熬过的一个个不眠之夜,一下子又浮现在眼前。

从成都赶往茂县的途中,地震留下的伤痕还不时闪现,但给人印象更深的是全国各地满载援建物资的车辆来回飞驰。为了尽快抚平受灾群众的伤口,大家都在和时间赛跑!

那么,两年过去了,山西举全省之力帮助的茂县情况怎么样?中央提出“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援建工作目标,我省援建工作进展如何?带着这些大伙普遍关心的问题,记者开始了在茂县的紧张而难忘的采访。

从已经建成的高标准的学校、医院到仍然在热火朝天施工中的公路、民房,记者看到了山西援建的进展;从搬进新学校准备高考学生眼中的泪花和住上新楼房羌族大妈不住的感谢声中,记者感受到山西援建的成效。

一次次深入交流中、一趟趟来回奔波中,记者深深地感受到山西援建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克服重重困难、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汾河岷江一家亲山西茂县心连心”“山西人民情深义重羌山儿女世代感恩”“三晋援建书丹青沐浴茂县铸丰碑”……茂县随处可见的这些标语正是对援建人员最高的褒奖。

在尘土飞扬的烈日暴晒中、在半夜赶路的紧张行程中、在几乎掉进岷江的险境中,记者用心记录下古老的羌山和它的子民在我省全力援建下经历的巨大变化,通过长篇通讯《羌山巨变》将其呈现给更多无缘实地探访的读者。

10年光阴,羌山巨变。

当生活重归平静,战天斗地、热火朝天的援茂经历,一定是每名援建参与者心中最难忘的回忆。

本报记者 常慧忠

难忘抗震救援十七天

2008年5月17日,我省抗震救灾医疗队出发奔赴汶川地震灾区。摄影部记者孙荣祥、科教部记者沈佳和我一起随队出征。

5月17日当天,我们抵达绵阳市平武县重灾区。这里地处深山,气候炎热,中午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且多雨潮湿,经常帐篷漏雨难干。由于余震不断,无水、无电、无通讯信号,生活条件十分艰苦,采访、发稿异常艰难。我们走过的山间道路地裂明显,山体滑坡随时可能发生,在必经之路上有一个长达3公里的隧道,受地震影响洞内渗水严重,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每天的采访都在危机四伏的山路上穿行,发稿则需要到离驻地100公里外的江油市,我们每天都穿越在生死线上。

连续17天奋战在抗震救灾报道一线,我们还积极参与医疗救援工作,加入到从绵阳转运伤员的工作中,圆满完成首批98名伤员赴山西的转运工作。

由于条件艰难,每回采写文字稿件,都是我和沈佳采访收集现场素材,然后与科教部主任侯红武通话,侯主任用录音笔录音整理素材并撰写稿件。我们每天深入受灾村落及灾民安置点采访,先后采写回20余篇文字及摄影报道。其中,《一路向北无畏前行》《将救死扶伤进行到底》《中国,请听我说》等报道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本报记者 秦洋

向自然“低头”——建筑专家的一席话

2018年5月11日,记者与出席四川茂县“5·12”纪念活动的山西代表离开茂县。

中巴车沿岷江右岸而下,脚底浪花奔涌,两岸满目青翠。

与记者相邻而坐的是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一位专家。十年前,他参与了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

这次重返茂县,他与同行者一起到茂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悼念逝者。

雨中的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前,一座硕大的石质表盘仿佛被撕裂一般,永远定格在14时28分。表盘下方的一块长条石头上刻着一组数字:2018·5·12。

淅淅沥沥的雨声,似乎在还原着噩梦般的场景。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妈妈,怕,天堂的路,太黑,我看不见你的手。”

雨中,缓缓献上一束带着水珠的菊花。

灾难过后,八方援手,灾区昂首。

十年重建,山川变样,梦想飞扬。

同一日,第十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中国地震局谢礼立院士提出,地震之所以造成灾害,主要是因为建筑与土木工程不能抵御地震而导致失效和破坏,但地震灾害是完全可以减轻甚至避免的。

围绕建筑工程,邻座的专家给记者上了一课。

问题是由记者的一句话引起的。

“地震发生后,茂县县城的房子损毁到什么程度?”

——震后赶赴茂县,我们的任务是鉴定灾区的房子哪些是危房,需要拆除。当时就有一个发现,灾区四五层高的楼房基本都倒塌或破坏,但有个别七八层高的楼房反而没有倒塌。

——这与地质运动和物体运动的频率有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有不同的频率。当两种物质运动频率一致的时候,将产生同频共振。比如,在钢铁的上面放上棉花,当外力对钢铁产生强烈震动的时候,钢铁对棉花产生的震动就比较弱小,它们的运动不是同一频率。

——反映到建筑上来,可以这么理解,建筑的地基运动频率强,就要设计运动频率相对弱的建筑,反之亦然。比如,在钢铁般的地基上,建木房子就会更稳固、更安全。

“处于断陷带的山西也是强烈地震活动区域,这个规律对我们有什么借鉴?”

——客观地说,山西这几年发生的地震多在县级以下的行政区域,震级也不高。但从防震减灾的角度看,我们的任务并不轻松。

——这几年我们从行业的角度做了一些工作,即建筑地质勘查与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对我省广大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市来说,最理想的是,按照网格化的办法,划区域进行建筑地质勘查,掌握最基础的地质资料,掌握不同区域的运动频率,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就有了应对之策。

——比如像太原这样的中心城市,对学校和医院等公共场所的防震要求应该更高。但现在我们做的还比较初级。比如,我们分区域打井,获取了一定的地质资料,但这样的区域偏大,应该是越精细越有价值。这种地质勘查与建筑设计的衔接应该是强制性的。

万丈高楼平地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筑与自然也要和谐相处。防震减灾,要从基础做起。

专家的一席话,让文科生出身的记者豁然开朗。

本报记者 崔新龙

从生命高度演绎交通

2018年5月9日,沿着崎岖的山路行驶20多分钟,记者从茂县县城乘车来到了位于茂县光明镇的中铁十七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在这里,有一群人,为了茂县早日通上火车而忙碌着。

按照事先约定,电话拨通后不久,一位中等身材的人从远处快步走了过来,热情地把记者领进了办公室。

“不好意思,刚从项目工地回来,这两天任务紧,我在现场多盯了一会儿。”他黝黑的脸庞、干练的外表给记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尤其是那双沾满泥水的鞋子。

他就是成兰铁路第七标段指挥长侯国强,2012年底来到茂县后,一待就是近6年,用辛劳与汗水谱写着新时代的铁军之歌。

如今,驻晋央企中铁十七局参建的成(都)兰(州)铁路悄然推进,这是我国首次穿越南北地震带修建的铁路。

在成兰铁路建设中,中铁十七局坚持“从生命的高度演绎交通”。成兰铁路从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地震的烈度,大多以隧道的形式垂直穿越或者大角度穿越。中铁十七局承建的茂县隧道位于茂汶断裂带东北段,自汶川地震后,又发生了400余次小型地震,平均8天就要遇到一次地震,是全线难度最大的隧道。

侯国强介绍,断裂带核心段施工相当于在烂豆腐上动刀子,为适应活动断裂带来的错动和位移,保证隧道结构不产生破坏,建设者们仿照人体脊柱,让整条隧道像脊柱一样铰接,既可以产生相对的错动,同时又是中空的,保护了“脊髓”。

在茂县久了,侯国强最愧疚的就是他的家人。家里的两个孩子妻子一人照顾,孩子生了病都不敢告诉他,怕他分心影响工作。年迈的母亲生病住院,他在医院照顾了3天后又匆匆赶回工地。他已经连续多年没有回家过年,大年初一通过视频与家人互致春节问候之后,就全身心投入到施工当中。

办公室内一块块奖牌、一面面锦旗,像一串足迹,展现出指挥部人员的工作业绩;更像一部留声机,讲述着山西建设者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不觉间,夜色降临。记者起身告辞,望向建设工地,依旧灯光点点。

本报记者 张毅

援建寄语

时任茂县渭永路项目经理 张东海

再次踏上茂县这片美丽的土地,亲眼看到茂县这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作为一名援建人员的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衷心祝愿茂县发展越来越好,祝愿勤劳善良的茂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明天更加辉煌。

时任山西建工集团董事长 张玉平

援建期间我们承担了茂县五大公共设施重点工程,在那时我们举全集团之力,圆满完成了援建任务。在近两年时间里,我们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同战斗,与茂县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今后我们将把这份深厚友谊和动人故事流传下去。

  时任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茂县援建工程指挥部总指挥 闫心坚

灾后重建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在接到援建任务时,自己就深知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如今看到茂县新的变化,让我非常激动。看到我们援建人做出这样的成绩,很高兴很骄傲。衷心祝愿茂县人民安康幸福。

  • 上一篇:小蘑菇 撑起富民大产业
  • 下一篇:“税务文化大院”首次亮相寿阳梨花旅游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