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噔噔噔”“噔噔噔”,现在的人们听到手机微信提示声,比听到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更有下意识的条件反射。距离,在这个时代似乎不值一提,打电话、发微信、视频……沟通极其方便。改革开放40年间,信息通讯业的飞速发展,把曾经“才思念,已相见”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上世纪70年代,车马很慢,书信很长。收到一封家书,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总有种迫不及待拆开阅读的兴奋。因为这几乎是那个年代,人们远距离情感交流的唯一方式。
80年代初,则是电报的鼎盛时期,电报是当时人们与外界联系最为快捷的通信工具。但价格按字数计算,非常昂贵。寻常百姓没有急事,一般不会使用,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会到邮电局发送电报。那时收到电报非喜即忧,准是大事儿。
进入90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家用固定电话开始真正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几乎同时,人们口中的“大哥大”移动电话,也闯入了大家的生活,成了身份的象征。
到了21世纪,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视频聊天,即使是远在天涯,也能近似咫尺地交流。与此同时,各种手机开始频频亮相。
今天,通讯技术的进步给人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便捷。语音通话、发送短信已经是最基本的功能。随着各种智能手机软件的开发利用,通讯工具的功能越加丰富:聊天、购物、学习、娱乐、视频、支付……几乎都超出了人们日常交流的需要,这是40年前人们无法想象的。
书信、电报、电话、电脑网络、智能手机……从“见字如面”到“距离不是问题”,我们感受着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方式的日新月异。这些年,变的是沟通方式、传播媒介,不变的是亲朋好友的惦念和关心。
文案:李倩倩
动漫制作:李翔
配音:王擎